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清场,大有收获  (第1/2页)
    系统提示:    击杀血刀门大弟子血衣公子,奖励一万战斗经验。    任务奖励:    击杀血刀门大弟子血衣公子,威震正魔两道,夺命之威,名扬江湖,奖励三万点战斗经验。    低头看着系统面板上,标示着血红色的提示信息,林逸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血衣公子一人,就贡献出了四万点战斗经验。    不愧是将来要坐上血刀门掌门之位的一代天骄啊。    看了看血衣公子的尸首,林逸沉默了。    血衣公子实力强悍,但最大的弱点就是,就是狂妄。    没有认出林逸的真实身份,而心生轻视之心。    更重要的是,看见林逸箭术超绝,竟然真的以为林逸只会射箭。    误以为只要近身,就能够将林逸一刀斩杀。    可惜...    林逸身上最厉害的不是箭术,而是剑术!    而且还是威名鼎鼎一剑致命的——夺命连环三仙剑。    夺命二字。    足以见它的霸道。    暗暗将血衣公子这个教训,给自己提个醒。    万万不能小觑任何人。    天下武学,多如恒沙。    谁也不知道,一个毫无名气的角色,手上有没有致命的杀招。    这里不是游戏中,没有无数条命给他去试探了。    只有一条性命,没了,就真的没了。    唯有小心谨慎,方能生存下去,武学之路,走的更远。    见证前世游戏中没有见过的风光。    顶尖高手,并不是武道巅峰。    其上,还有绝世高手。    绝世高手什么样,林逸即使是在前世位于大江湖世界的巅峰,顶尖高手的存在,也并不知晓。    唯一知道的就是——独孤求败这号人。    纵横一生,只求一败。    这是何等的境界?    暗暗收敛心中的被激起的野望,情绪恢复平静。    面无表情,将青锋剑从血衣公子尸首上拔出。    收剑归鞘。    原路返回,将射出的紫色箭矢一一收回。    其他普通箭矢,可以丢弃。    唯有紫色箭矢,不能遗失。    这是名器龙莽弓所属佩箭,材料同出一源。    刚才,从血衣公子,一刀劈在箭柄上,连一道划痕都没有。    足以证明,这三支紫色箭矢是何等的珍贵。    若是没有了这三支箭矢,龙莽弓威力将会大打折扣。    今日能不能斩杀血衣公子还另说呢。    踏踏踏。    林逸从大道一旁走出。    只见大道上,小尼姑四人,背靠背,合力抵御血刀门人。    血刀门人,有十多人。    被林逸击杀七个,重创两个。    如今参与围攻四人的,还剩九人。    血色弯刀在空中闪过。    如闪电一般,速度极快。    轨迹极为诡异。    让人防不胜防。    即使四人是天才,但也难以抵挡。    在身上,被划破一个个伤口。    每个人身上,血迹斑斑。    但所用剑法,也越来越纯熟,老练。    生死之战,给人的磨练极大。    小尼姑的剑法,以极快的速度进步着。    恒山派的剑法,不同华山擅攻。    而是极为善于防守,在防守之中,以出乎意料的情况下,发起反击。    小尼姑所用剑法,乃是恒山上乘剑法——万花剑法。    剑法施展开来,像极了一朵朵盛开绽放的花。    林逸站在不远处看着,亲眼看见小尼姑的剑法,由笨拙生涩华丽,渐渐转变。    笨拙的动作,流畅了很多。    生涩也变得熟练,能够极快用出剑法,将血刀门人的血色弯刀拦截住。    身上中刀越来越少,可以证明。    万花剑法,也从盛开绽放,毫无威胁。    开始改变,变得美丽而危险。    仿佛有一条毒蛇,隐藏在美丽的花朵中,随时亮出毒牙,发出致命一击。    林逸点了点头,对小尼姑的进步很满意。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剑法改进如此之大,成为自己的剑法。    这小尼姑不愧是天才。    其它三人虽然没有小尼姑进步如此之快。    但也是进步不小。    泰山派的云台子,所学乃是泰山上乘剑法——七星落长空。    此剑法极为霸道,乃是连环招。    第一招,便是一剑罩向敌人胸口七大xue。    若是敌人没有立即闪开。    第二招一经发出,便会被长剑穿透任意一xue,毙命。    从剑法属性上来说,其攻击性,与华山夺命连环三仙剑类似。    各有特点。    夺命连环三仙剑,招招致命。    七星落长空,威力奇大,却需要施展快速,突然。    若不然,一旦被人认出,只需要立即跳开闪避,很容易躲过。    云台子之前,剑法生涩,施展七星落长空剑法,动作缓慢。剑法威力虽大,但面对血刀门下弟子,却难以发起有效攻击。    很难将七星落长空剑法的精妙之处施展出来,被血刀门下弟子,轻易躲开。    形成对峙。    却也时不时的被血刀门弟子,几把弯刀一拥而上,抽冷子砍上一刀。    见过了血,也吃过了痛。    云台子终于学聪明了,剑法开始变快。    变得极难防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