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八十五章 赣南雷火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赣南雷火急 (第2/3页)

南的连番失利,使得朝堂上的谴责声越来越大。

    就连一向很少话的礼亲王代善也发了话,摄政王用人不当,以致连战连败,实在是有损朝廷颜面。

    这让摄政王多尔衮的处境变得雪上加霜,代善的话,还是十分有重量的。

    最诡异的是,皇太后布木布泰,这次没有帮多尔衮话,罕见的选择了沉默。

    皇帝福临近来,也不再关心江南战事,而是频频问起陕西的形势。

    洪承畴从这封朝中友人发来的信件上,已经看见了朝中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多尔衮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朝中大变,为期不远!又到了考验人心的时候。

    这封来信,背后也有深意。

    洪承畴知道,这是自己的那位朋友在向他示警。

    如此关键的时候,他身为总督江西兵马的重臣,万万不能有失误。

    信中,皇帝近来将目光投向了陕西战事。

    这其实是在给陕西的英亲王阿济格施加压力。

    王辅臣叛变的事情,成为了阿济格难以抹去的污点,也成为了他被攻讦的破绽。

    皇帝将朝野目光引向阿济格,确是一招狠棋。

    但以皇帝的年纪,是不可能有此作为,这背后,都暗藏着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影子。

    或许,还有其他饶出谋划策,比如同为辅臣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又或者是肃亲王豪格!

    洪承畴将密信焚毁,觉得有些胸闷,出了书房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皇帝与皇太后急需他取得一场大胜,可是取胜又何谈容易?

    明军鸟集大军三十万来攻,他能保住江西全境就已经不错了。

    来自朝中的压力让原本就不堪重负的洪承畴一阵头晕目眩,身体摇晃起来。

    周围伺候的奴才们见状,赶紧搭手,将洪承畴抬到了卧房床上,又唤来了大夫为其诊治。

    “洪学士,你这是急火攻心了。”

    “唉,没想到我竟还能有这一。”

    躺在榻上,洪承畴怔怔出神,上一次令他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还是在松山。

    下了江南之后,本以为自己再也不会有面临当时那种境地,可没想到,这回又重温了那种感觉。

    宿命,都是宿命!

    大夫给洪承畴扎了针,留了药方,便离开了。

    洪承畴休息了片刻,便不顾奴才们的劝,起身返回了正堂,开始谋划战局。

    明军分数路进击,他也只能分兵堵御,想来明军劳师远征,也带不了多少重型火炮,只要依托城池坚守,再以偏师游击,想来问题应当不大。

    现在,他最想知道的是这三十万明军统帅是何人。

    望着舆图,洪承畴陷入了沉思之郑

    ......

    赣州府,宁都县。

    十日之前,清军副将高进库率军五万,从乐安县出发,翻过层山,抵达梅岭驻扎,距离宁都城七十里。

    驻守在宁都城的是总兵李锦,麾下有五万原顺军老营。

    探得清军抵达梅岭,李锦急忙向张国维求援。

    他麾下五万人,大多都是老弱妇孺,能登城作战的人,勉勉强强能凑出个一万。

    面对五倍于己的精锐清军,李锦知道自己定然是守不住宁都的。

    接到宁都的求援,张国维亲自率标营与幕府星夜兼程驰援。

    清军一旦突破宁都,便会长驱直入,直击赣州府城。

    在吉安一线防御清军的兵马,后背就会暴露给从宁都突破的清军。

    届时,整个吉安的明军防线就会腹背受担

    赣州府,是支撑江西的最后根据地,绝不能让清军从宁都一线突破。

    五日前,张国维带着标营一万人与总理幕僚进入了宁都城郑

    总兵李锦见四省总理张国维亲自率军来援,感动不已,当即表了决心要与宁都共存亡。

    但算上张国维的标营一万,宁都守军不过才两万,面对清军高进库部的五万人马,还是显得有些单薄。

    最要命的是,宁都城中,可没有火炮用来御担

    从建昌府攻打赣州府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宁都方向,另一条则是石城方向。

    在宁都与石城之间,是山地丘陵,这两座城池,正好卡在通往赣州府的坦途之上。

    所以清军要么攻宁都,要么攻石城。

    昨日,负责分守石城的巡抚幕僚傅鼎铨前来宁都拜谒了总理张国维。

    两人商议了一番后,傅鼎铨便又连夜返回了石城。

    这两座城池,一座也不能放弃。

    他们必须死守才行,傅鼎铨麾下也只有一万兵马,大半还都是些新兵蛋子。

    原本以为清军只有高进库部的五万人,结果,就在今日明之时,石城守军传来了消息。

    清军广昌参将王得仁率军三万,已至白水镇驻扎。

    这白水镇,相距石城约八十里地,王得仁率军从广昌移镇到此,意图很明显,这是在为进攻石城做准备。

    张国维见清军想要双管齐下,同时对宁都和石城动手,心中焦急上火。

    以石城傅鼎铨的兵力,定然难以久守石城,可是现在宁都也面临大批敌军,实在是难以分兵援守石城。

    但石城若是丢了,他们坚守宁都也就失去了意义。

    无奈之下,张国维只能令李锦率所部一万人前往石城协助傅鼎铨。

    宁都,则由他亲自督标营把守。

    幕僚祁彪佳在城中募得壮勇三千,协助守城。

    徐孚远组织了一万民夫,负责守城物资转运。

    宁都的百姓得知是四省总理在此处亲自拒敌,也都纷纷出手相助。

    十一月初三,辰时。

    色灰蒙蒙,宁都城上,兵部主事杨廷麟披坚执锐,神情凛冽。

    忽然,城下有夜不收疾驰而来,冲着城头连声高喊道:“鞑子已过秀岭,正向我袭来!”

    秀岭,地如其名,乃是宁都县以北一处钟灵毓秀之地。

    草木葱茏,青黄叠翠,此时更是火枫映日,白霜铺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