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羌胡叛乱,麴义报信! (第3/3页)
'gcontent2'> 懂得未必能够做到。 至少在盖勋自己而言,他做不到王昊这般地步。 也因此,对于王昊的敬佩之情,又多了一分。 “县尊。” 正在这时,程昱从路旁返回,递上来竹简:“您瞧,鞠义回来了。” 王昊接过竹简,眼珠子上下一翻滚:“还真是他,难道陇西有消息了?” 程昱轻声道:“有可能。” “走。” 王昊把手一招,吩咐道:“回县衙。” 程昱颔首:“喏。” 旋即。 一行人策马直奔县衙。 果不其然,当王昊返回县衙时,便有侍卫上前:“县尊,鞠义回来了,正在殿中等候。” 王昊哦的一声惊诧,急忙把缰绳丢给侍卫:“他可有说过什么话?” 侍卫回答:“没有,不过看着似乎挺着急的。” “好。” “我知道了。” 王昊简单回应一声,旋即直奔前厅。 放眼望去。 厅中果然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左右来回踱步。 “仲节。” 王昊喊了一声。 “县尊。” 鞠义急忙迎上去:“你可算回来了。” 王昊皱着眉,好奇问道:“可是陇西有了动静?” 鞠义嗯的一声点点头:“没错,湟中义从胡响应黄巾起义,已经联合西凉土豪宋杨等人,发动叛乱,兵力怕是有七、八万人。” 根据凉州的地理特性,实际上可以划分成三个单元。 其一:以汉阳郡为代表的渭水上游地区,这里靠近关中,汉人的属性更重,汉化程度同样最高,凉州一半的士族分布在这里。 其二:以金城郡为代表的黄河上游地区,这里靠近西羌,乃是大汉真正的边界地带,羌人的属性更重,护羌校尉便在这里。 其三:便是这两大板块的结合部河首地区,这里便有一个在大汉长存了数十年的义从胡首领宋杨,还曾有过一个霸气十足的称号:河首平汉王! 如果从羌乱骤起的公元184年算起,至宋杨为夏侯渊所攻杀的公元214年止,这个弱小的凉州割据政权,前后竟然存在了30年之久。 而今,宋杨既然已经跟着造反,那么河首、黄河上游地区,基本上就已经没救了,虽然现在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可一旦传过来,势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还真造反了?” 盖勋一脸的不敢置信,俩眼珠子瞪如铜铃:“可因何没有战报送过来?” 鞠义瞥向盖勋:“您是......” 盖勋回答:“盖勋,汉阳郡长史。” “原来是盖长史。” “是这样的。” 当下,鞠义便给出了答案:“鞠某在来冀县的路上,发现朝廷的驿站多出被袭,很多情况根本就传不过来。” “驿站被袭?” 盖勋惊出一身的冷汗:“怪不得,朝廷半点消息都收不到,那护羌校尉泠征呢?” 鞠义老实回答:“义赶来冀县之前,叛军已经往金城郡赶去,现在双方应该战在了一起,至于护羌校尉如何,义不得而知。” 虽然没有个准确的消息,但盖勋已然意识到事情不妙:“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估摸着没什么消息。” “该死!” 盖勋咬了咬牙,暗自嚼啐一口:“不能再等下去了,我要立刻赶回去,面见使君,让他务必要做好准备,否则必将引起一场浩劫。” “子霄!” 言至于此,盖勋仍不忘记提醒道:“梁鹄这人靠不住,十之八九会被陛下撤掉,另派刺史前来,你还是要做好准备,冀县可谓是关中最后一道防线了。” 虽说从凉州抵达关中,有两条路可以选,但作为通衢之地的冀县,在战略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凉州叛军进攻关中,绝对不可逾越的点。 王昊拍着胸脯保证道:“长史放心,冀县有昊在,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 盖勋点点头:“嗯,我相信你的能力,既如此,勋暂且告退。” 王昊颔首:“嗯,我送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