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歇斯底里的咒骂 (第1/2页)
第202章歇斯底里的咒骂 吊柿子需要接受太阳的暴晒,接受深秋霜冻的洗礼,这样柿子的表面就会自然形成一层类似面粉的白霜,其实这个东西是糖霜。 秋冬季节能吃到一个正宗的吊柿饼,那可真算是舌尖、心尖儿上的幸福。 为了能够晾晒这些东西,何雨柱还专门临时制作了一个木头架子,留着挂串好的柿子。 易中海出来的时候,看到忙活的何雨柱一家,还凑过来帮着一起弄了起来。 “柱子,没想到你买这么多的柿子,看来改我也得去买点,差点把这个事情忘了。” 何雨柱感慨着道:“现在做这个东西,正合适不过了,毕竟冬想吃点水果太难了,这玩意晒好了之后,比糖还甜!” 看到易中海,何雨柱想了想还是道:“一大爷,我明就要跟部里的领导去南方一趟,大约需要十多,到时候家里要是有什么事情,麻烦您老帮忙照顾一下。” “我当什么事情呢,你放心的去就行,在这个四合院,我的话还是有点用的,你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 “那麻烦一大爷了,毕竟我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实话,还是不放心家里的,”完之后,何雨柱哈哈一笑,这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易中海绑好手里的一串吊柿子挂到边上的架子上,笑着道:“柱子,伱的这些我都懂,一大爷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你放心的去就校” 看到何雨柱总是放心不下自己,许晓楠在一边附和道:“你放心的去就行,我会照顾我自己的,再了还有雨水帮我,等你走了,我就让雨水跟我一起睡觉,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做完吊柿子之后,许晓楠开始帮着何雨柱收拾要带走的东西,其实何雨柱已经差不多收拾好了,但是许晓楠变得好像不放心自己一样,打开帆布包一样一样的查看,生怕自己忘带了什么东西。 “你怎么不多带点衣服过去啊,现在气渐渐变冷了,”许晓楠一边翻看包里的东西,看到衣服大多都是单薄的半袖衣服。 “我的好媳妇,你是不是忘记我去哪里了啊?厚衣服带上那么一两件就行了,火车越往南走,气就越炎热,这个气,羊城应该还是穿半袖比较合适。” 许晓楠喃喃自语道:“总感觉我怀孕后变傻了。” “媳妇,你好像就没聪明过好不好,尤其是面对我关心的时候。” 许晓楠皱着眉头认真的思索了一下,好像还真像何雨柱的那样,她傻傻的时候也仅仅是涉及到何雨柱的时候。 今晚的何雨柱睡的并不踏实,可能是明就要离开的缘故,看着蜷缩在自己怀中的许晓楠,用手轻轻的拂过她的脸颊,他的眼里充满着无限的溺爱。 由于是早晨六点钟的火车,何雨柱清晨五点多钟就轻手轻脚的爬了起来,他去厨房简单的吃零东西,然后补充了一些鸡蛋和白面米之类的吃的。 当何雨柱收拾妥当,准备去卧室再看看许晓楠的时候,卧室门的被推开了,许晓楠披着一件外套走了出来,“我就知道你不会叫醒我的,所以我自己起来了。” 何雨柱伸手捏了捏许晓楠的鼻子,“媳妇,我只是不想让你承受那份离别的痛苦而已,你可别不知好歹。” 看了看时间,“时间不早了,”完许晓楠给了何雨柱一个深情的拥抱,并在他耳边轻语,“一路顺风,记得想我!” 轻轻一吻,触之即离,许晓楠松开了何雨柱,笑着道:“走吧,我只送你到门口,就不送你去车站了。” 何雨柱原本是想走着去车站的,但是等他来到四合院门口的时候,就发现门外停着一辆汽车。 司机看到何雨柱,探出脑袋道:“何厂长,这里,快上车吧。” 原来是大领导的司机,也算是个熟人了,深情的看了许晓楠一眼,“再回去补个觉吧,我走了。” 看着驶离的汽车,许晓楠的泪水还是没忍住的从眼眶里面涌出,离别本就是一个让人伤感的话题。 等到了车站,司机还热情的帮他把几个帆布包提到了车站里面。 至于何雨柱要带去广交会的打井设备以及那台抽水机,昨下午就已经被送到车站了,估计都快完成装车了,毕竟何雨柱要坐的这趟火车,京城是首发站。 拎着几个包,来到大领导身边,何雨柱感激道:“大领导,没想到您还让司机去接我,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啊” “你子,怎么还跟我客气上了?我记得以前你可不是这样子的,难道是舍不得跟你媳妇分开,变傻了吗?” 何雨柱没想到大领导还打趣起来了他,他只能无奈的道:“您老的一点都没错,我早晨本想偷偷的离开的,谁知道我那傻媳妇也爬起来送我,我估计我走了以后,她肯定要哭鼻子的。” “我怎么感觉你这是跟我在炫耀什么呢?!” “没有,没有,我哪里敢呢?!” 何雨柱嘿嘿一笑,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拍了拍身边的包,“您老有口福了,我带来一点自己做的菜,等吃饭的时候您尝尝?” “那感情好,我就知道你子会这么做,所以我提都没有提这个事情。” 火车缓缓的开了过来。 入眼,白色的蒸汽,没想到依然是蒸汽火车! 其实这个时期是有内燃机的火车头的,但是大多执行的是短途客运任务。 比如1958年仿照毛熊国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代号Nd型,然后由巨龙号发展出来了后来的东风系列机车。 比如1959年试制成功的国内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卫星”号,代号NY1。 为什么没有大面积的更换内燃机,那是因为当时蒸汽机车在国内已经运用了一百多年,无论是机车设备,还是线路配置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