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进击的何雨柱_第224章 人生三大幸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人生三大幸事 (第1/2页)

    第227章人生三大幸事

    “是个大好事,但是你要有个心理准备,事情是这样的,对于你这段时间的付出和贡献,组织上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对你进行表彰和奖励,但是这个事情呢,又不适合公开,至于原因,伱一会就懂了。”

    完之后,大领导从公文包里面抽出一张银行支票递给了何雨柱,“给你的,别吓到!”

    何雨柱伸出手接过东西,看向了上面的数字,脑海中犹如炸响了一声惊雷,愣在帘场,因为上面的金额是两千八百多。

    要知道这是1962年的两千多,可不是后世的两千多,何雨柱也知道了为什么刚才大领导这个事情不适合公开,一方面他年龄不大,另一方面金额太大了。

    虽然何雨柱的钱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是见不得光的,最大的一笔来路正的还是跟陆家明的交易药酒的钱,所以突然面对组织上差不多三千块钱的奖励,他的心情十分的不平静。

    “没想到你子也有被惊呆的时候,”大领导的话让何雨柱回过神。

    “这……这也太多了吧?!我有点诚惶诚恐,再我要这么多钱干啥用啊?”

    “你做出的那些大事,就不用我给你一一列举了吧?钱你放心的拿着,你配得上,也值得!”

    “至于为什么是这么多钱,组织上的意思是按照你们厂今年上交各种税收和利润的千分之一给你返还的。”

    何雨柱还没反应过来,大领导语不惊人死不休地继续道:“以后每年都如此!”

    “…”

    何雨柱再次被震惊的目瞪口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么多钱,以何雨柱目前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工资,组织上这是给他一次发了二年多的工资?

    其实钱还是次要的,这背后的态度或者认可才是让何雨柱不淡定的原因。

    人生三大幸事:被理解、被惦记、被偏爱!

    何雨柱此时此刻,全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被感动的一塌糊涂,根本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眼泪刷的一下就出来了,止也止不住的那种。

    大领导能理解何雨柱此时的心情,还跟他开玩笑道:“怎么还跟个姑娘一样,这就哭上了?”

    何雨柱掏出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大领导,我真被感动到了,我这是开心的眼泪。”

    “你的优秀值得组织上这样做,以后加油好好干,我对你搞的那个温室大棚项目很看好,农业部那边看到你已经成功了,年后估计也要开始论证和立项了。”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肯定还是先从国营的那些农场开始,就像你过的,一步一个脚印,确实很好。”

    大领导起身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你子以后好好干,组织上交代给我的事情,我也算圆满的是完成了,我等会还要开会,就不留你了。”

    白万江从农场这边拉走生猪的动静还是不的,很多关注着农场的人立即注意到了这个消息,当然他们关心的不是白万江,而是现在农场剩下的一百头猪,虽然大多都是不满二百斤的,但是差的也不远了。

    消息灵通的可能得知了明后猪rou就会恢复供应,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定量,但是肯定不会超过每人每月半斤的量,所以农场的里的猪还是被很多人挂念的。

    事实上也正如他们所料,第二猪rou的供应恢复的新闻发布了,通过电波、报纸和厂里的广播,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四九城的角角落落,让四九城里一片沸腾,到处都是欢欣鼓舞的声音,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只是供应的量比以前少了那么一点点,这次下发的rou票的定量每个人只有四两,比以前少了一两rou,其实这也是为了能让京城的老百姓度过一个幸福的春节,猪rou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这样。

    但是这依然让很多人很开心,毕竟过年可以吃顿rou饺子了,家里人口多的也能买到两三斤rou。

    其实大部分人买到猪rou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拿来熬猪油,因为这样可以补充家里食用油的缺口,而熬猪油剩下的油渣也不会浪费,不管是给孩子们当做零嘴,还是放进饺子馅里面,都是不错的选择。

    猪油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东西,营养健康又美味,家里的孩子们趁着父母不注意,有时候都会偷偷的拿二合面馒头,甚至是窝窝头,蘸点猪油撒点盐,对于他们来就是一顿美味。

    当然,如果被父母发现之后,自然是少不了一顿挨打。

    起食用油,京城地区凭粮油本供应的都是菜籽油,至于其它地区,供应的无非是菜籽油、瓜子油、蓖麻子油、核桃油以及花生油等等。

    所以拿猪rou的肥膘来熬制大油,也成了很多家庭的首选,毕竟每个月供应的那点油根本不够吃的。

    这个时期,食用油每人每月半斤,全国标准基本一致,就是因为油水不足,这才导致这个时期的饶饭量都很大。

    此时的市面上根本没有花生米卖,因为花生属于油料作物,是要统购统销的,而且大多都要用于出口换汇了。

    至于豆油,因为现在国内根本没有大豆炼制技术,豆油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炼制,会有杂质和特殊的“腥”味,所以现在豆油根本没有进入各大城市食用油供应的范围。

    等到了七八十年代,各类型加工作坊的出现,豆油才开始慢慢的走进人们的视线,虽然依然还有豆腥味,炒材时候会起泡,但是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还是成功的占领了广大的农村市场。

    直到进入90年代,引进国外的技术之后,国内第一桶“福临门”包装豆油正式下线,无“腥”味的大豆油才开始了走进千家万户,被正式搬上了很多饶餐桌。

    至于农场即将出栏的一百头猪,其中的六十头肯定要给轧钢厂和京城第一机械厂的,轧钢厂人多,何雨柱打算给分上四十头,京一机械厂那边二十头也差不多了,毕竟他们厂人少。

    这样子的话,基本可以保证两个工厂的年终工人福利可以分到一斤的猪rou,算是给足了两位厂长的面子。

    至于其它的猪,那些关系不错的单位都给分上一份,最后何雨柱还打算给自己厂里的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