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山的新闻,引来了三位专家 (第3/3页)
/br> “嗯?”邵伯林眉一皱:“他们上你表叔那干嘛来了?” “据说是为了鉴别一张钱币的真假。” “日-本的政府部门?”邵伯林忍着笑道:“请咱们帮他鉴别钱币的真假,我没听错吧?” “一点没错,”黄永钰直接哈哈笑道:“估计也只有他们能做出这种二百五的事了!” “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你赶紧给仔细说说。” “这事说起来是挺乱的,”黄永钰摇了摇头:“他们的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表叔……” 请教一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 因为通过对历代服饰制度的考证,他们严重怀疑起了那位皇太子的身份。 如果的确是假的,就要赶紧废止那张钞票。 但一时间,日-本国内的几位专家都不敢轻易下结论。 见政府着急的厉害,于是其中一位专家就建议他们上中国去问问。 因为,那边最近出了位对古代服饰很有研究的专家,叫沈从文。 没多久,双方真就见面了。 当沈从文听说了对方的来意后,立刻仔细辨认起了那张钞票。 一番观察后,说了这样一番话: 【既然这位太子在我国长安住了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 长安是很繁荣的,青年人买点外国的服饰穿戴穿戴、赶赶时髦也是有的。 就好像现在的青年人穿喇叭裤一样。】 【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应该是西域的进口裤子。 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 【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爱新鲜事物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去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服饰丢掉。 就像我们今天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表叔对他们说了好长一段大道理,”黄永钰笑道:“那三个日-本专家,听得直点头。” “到最后,那张钞票保住了没有?” “既然是场误会,钞票当然就不用废了。” “看来小江的新闻稿还是很有影响的,”邵伯林感慨道:“连国外的专家都听说你表叔了,估计国内也快有动作了。” 黄永钰微笑着点点头:“我估计也快了。” “我说,”邵伯林忽然冒出个念头:“咱们要不要把这事告诉小江啊?” “对啊,”黄永钰神色一振:“这也算是一条新闻了。” “还是一条相当有趣的新闻!” 这二位老友估计的没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虽然窗外的气温并没被太阳温暖多少,但沈从文却感觉到了自己的春天。 “永钰啊,”他颤抖的抓着电话:“刚刚社科院给我来电话了,说他们要成立一间服饰史研究室,请我去当主任呢。” “真的?” 黄永钰似乎比表叔还激动:“你答应他们了?” “我当然同意了,”沈从文看着窗外说道:“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被抄了八次家的沈大家,终于又可以回归最心爱的研究工作了。 这一会,远在另一个国度的余思归同志,正紧张的等在电视机前面。 今天,是冬京银行广告播出的日子。 提前就得到通知的她,已经连续两夜没睡好觉了。 对于一部广告来讲,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无论是播出时的留观率,还是播出后的客流量,都将是她现在最关注的对象。 “来了来了,” 当电视里出现一个抱孩子的mama,站在自动柜员机前方的时候。 余思归赶紧提醒身边人注意:“冬京银行的广告来了。” 就在她紧张的盯着电视画面时,冬京百货公司的电视机展柜前。 正在挑选电视机的顾客,忽然停下了脚步。 【爸爸常常给我们钱,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 虽然广告已经进行了正式拍摄,但里面的台词一句也没变。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顾客向电视机展柜这围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