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就爱听好消息 (第1/2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四十五章我就爱听好消息听见电话里传出了爱人的哽咽声,彭锦章赶紧回道:“是你家乡的那位记者?” “对,”樊锦诗缓缓点头:“就是他,他离开敦煌的时候曾对我说过,一定会帮你尽快来到我身边……” 老实憨厚的彭锦章,和樊锦诗同为北大历史系同学。 现在的彭老师,已经是武-汉大学考古教研室的副主任了。 由于武-汉大学的考古系刚成立没多久,所以面对彭老师的一次次请求,学校始终没有批复。 如果没有江山一系列关于敦煌的新闻报导,彭老师的调职申请将等到7年后才能得到批复。 但,这一切却被报纸上的几篇文章左右了,尤其是其中一篇名为《敦化莫高窟背后的神秘力量》。 由于标题的强烈杀伤力,令关不关心敦煌的群众都抱着看上一会。 谁知,一看便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尤其是在文章中得知北大高材生樊锦诗,由于长期两地分居不得相互照应。 先是大儿子从床上滚下来掉进了煤堆里,接着又是小儿子沿着铁路找mama,把自己找丢了两次…… 这还得了,一时间有关部门收到的信件,竟都是冲着这事来的。 樊锦诗夫妇能不能团聚,亦然成了部分群众心中的头等大事了。 “如果不是江记者,我们一家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呢,”彭老师无比感叹: “还是家乡的同志护着你啊!” “嗯,”此刻的樊锦诗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了。 土生土长的魔都姑娘,第一次有了老乡这个概念。 “对了,伱和大宝什么时候来敦煌,”樊锦诗有点等不及了:“来的时候记得给小强带一罐大白兔奶糖……” “你说慢一点,我拿笔记下了,” 彭锦章特开心的一样样记着,感觉比结婚那会儿还兴奋:“这么多,我干脆把家给你搬过去得了!” “你本来就要把家搬过来嘛!” “哈哈哈……” …… 半个月前还因为出版社找上门求书一事,兴奋的开茅台的沈丛文,这两天却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此时的他,正围着黄勇钰的画案直打转! 看着在眼面前走来走去的表叔,黄勇钰头都要大了: “我说表叔,你能不能回你家绕去,看得我脑仁生疼。” “回家?”沈丛文终于停下了脚步:“回家谁帮我出主意?” “可我帮你出得主意,你也瞧不上呀?” “你那就是瞎胡闹,”沈丛文摆了摆手,继续踱步! 半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5、6家出版社找上了沈丛文的大门。 来的目的还都一样,想要获得《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出版发行权。 这会,黄勇钰想想就好笑:“要么一个没有,要么一来就这么多。” “说得就是呀,”沈丛文也苦笑着摇摇头:“实在不行,我只能按你说得那样,抓阄得了!” “可别啊,”黄勇钰这会又正经了起来:“别等之后发行再出什么问题,我还真担不了这担责。” 沈丛文忽然想到一人:“要不你给小江打个电话,问问他有什么意见,说起来我这事还得亏了他的笔杆子呢!” “他哪懂出版社的事,” 黄勇钰记得当初江山的钢笔字帖,还是拜托自己给找的出版社关系呢:“不过你一提小江,我倒想到件事!” “什么事?” “一会你就知道了!” 几分钟后,正坐在办公室看电视的江山,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请问找哪位?” “我就找你,” 黄勇钰一听就知道是江山:“怎么每次给你办公室打电话都是你接,没手下吗?” “您就别提了,我都不知道谁是谁领导了!” 说完,江山看了眼埋头苦干的蒋壮壮和丁铃铃。 “别是看你年轻欺负你吧,”黄勇钰当真了: “我告诉你小江,你可不能学我表叔,他就是对范增那孙子太客气了,才会被他反过来咬一口。” 沈丛文指着黄勇钰摇了摇头:“何止一口!” “听见没?何止一口!” “您和沈老在一块?”江山赶紧问道:“他那本书怎么样了?有人问津了吧?” “有了有了,”黄勇钰忍不住笑道:“你的沈老正为这事愁的不行呢!” “为这事愁?”江山就奇了怪了:“价格没谈拢?” “你可真是我的亲侄子,” 黄勇钰大腿一拍,对着沈丛文道:“表叔,咱们干脆这样,谁出的稿费高就给谁出版!” “价高者得?”沈丛文愣了一下,然后果断摇头:“人家好歹沈教授长、沈教授短的叫了半天,我可开不了这个口。” “我估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