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为小流忙写得歌,就这样诞生了 (第3/3页)
度的宣传策划人员,我决定不但要为《蔷薇处处开》宣传,还要为你们的歌鸣不平!”
收回了炯炯的目光后,江山转脸对着谷健芬笑道: “您这首歌很好听,我得琢磨个法子,让更多的同志都能听见这首《年轻的朋友》。” “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没错,是该会一会了。” “小江要是准备为你俩的歌做宣传,” 相比朱逢博,黄永钰并不认为眼前的这二位有多大名气:“那你们可真是有福气了。” “你们别看江山的年轻小,”邵伯林也开始为江山代言:“由他设计的广告都已经走出国门了。” 谷健芬:“是嘛?” 李谷壹:“我就说嘛,太平洋公司怎么会去听他的建议!” “前阵子,还替大白兔奶糖设计了外包装盒。”陈佩丝同志忽然想起了昨天刚收到的礼物。 “幸福可乐的广告都看过吧?”要说这事,刘小庆最有发言权了:“也是江山同志给策划的。” 越听越咋舌的谷健芬忽然想到了什么,她赶紧给李谷壹递了个眼神。 李谷壹一见对方那表情,立刻微微点头表示收到。 “小江同志,” 随后,她郑重的看向了江山:“我记得你说过,你也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吧?” “东方都市报记者江山,” 江山立刻老本行上身,边说边递出了两张名片:“欢迎二位老师上浦江找我玩去。’ 李谷壹接过名片仔细看了看,能办得事还真不算少。 虽然只是半路拼桌,但一番横跨时代、行业,外加七嘴八舌的交流后。 江山在李谷壹的眼中,还真成了一位与众不同的新时代小青年了。 “既然是记者,平时也会在报上发表文章吧?” “必须啊,”江山很肯定的笑了:“咱就是吃这碗饭的,不然,也不好为朱逢博老师的歌发声呀?” “我这里有一篇文章,保管内容属实,” 说话间,李谷壹从自己的小皮包里拿出了两页稿纸:“不过,你们东方都市报……敢发出去吗?” …… 返回邮局招待所的路上,酒后寒的陈佩丝冻得跟孙子一样。 虽说吐词不大清晰,但好歹调还是那个调:“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背着小鱼儿的江山:“属于我。” 抱着小白的刘小庆:“属于你。” 二重声的黄永钰和邵伯林:“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虽然,这一段路程相距不远。 但对于这几个走一路,唱一路的新一辈来说,依然表示够呛。 于是,江山同志很开心的为大家,开了几间1块2一晚的单间。 …… 12月25日,距离1980年还剩下整整一周的时间了。 上午,记者丁铃铃按照之前约好的时间,走进了南-京路上的东海咖啡店。 清咖1毛8,奶咖2毛3。 在点好了两杯咖啡后,身穿一件深蓝色长大衣的朱逢博,微笑着看向了面前的记者同志。 “您好,朱老师,”面前这位年轻的女记者,似乎一点都不紧张: “大家都爱听您唱歌,请问您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位歌唱家吗?” “不是的,”朱逢博很客气的笑了笑: “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位建筑设计师,所以在18岁那一年,我考进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 “……”丁铃铃愣了一拍:“那之后,为什么又走上了音乐……” 说来话长,但长话也可以短说。 一问一答几个回合后,采访的气氛渐入佳境。 “你说什么?” 朱逢博差点打翻了手里的咖啡:“廖经理找的那位负责人,就是你们科的科长?” 很显然,朱逢博已经听说了《蔷薇处处开》出港转内销的事。 “是的,” 丁铃铃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了当天的东方都市报: “您瞧,咱们报社针对《蔷薇处处开》的系列报导,已经从今天开始了。” 顺着对方的指点,朱逢博很快看见了头版上的那条“热烈庆祝”的短讯。 “这……” 她一时有点转不过弯了,愁了两天的事,这一会竟然:“成喜讯了?” 丁铃铃没说什么,只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滴答作响。 几分钟后,朱逢博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了两页稿纸: “来之前,我还有点犹豫,” 但,既然大家已经上了同一条绳了:“我自己写了点东西,你们报社如果胆大的话……兴许能用得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