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帮我分析一下股票走势 (第1/2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三百零六章帮我分析一下股票走势为了这趟内地之行,黄沾和林燕妮做足了功课。 其中最令他们向往的,便是住进“和平饭店”的日子。 早在2、30年代,只要西方的电影刚一问世,很快便漂洋过海来到了黄浦江。 那个时候的魔都,汇集了全国近90%的电影工厂。 1926年,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落成之时,正好遇上了魔都第一次电影创作爆发期。 和平饭店这座美轮美奂的哥特式建筑,当即就成了众多影视角色的打卡圣地。 从赵丹、周璇的《马路天使》、孙道临《永不消逝的电波》…… 到《梅兰芳》、《大城小事》、《听风者》、《触不可及》。 小金宝巩俐在这调戏过小公鸡,宝总在这里租过办事处…… “别说你们对这好奇,” 听了黄沾的话,陈佩丝也透露了家底: “第一次走进这家饭店时,我也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小时候常去我爸的电影厂玩,在那看了《马路天使》的电影后,就开始对和平饭店感兴趣了。 你们不知道,我父亲当年去布达佩斯参观学习时,住的就是当地的和平饭店。因为对饭店的印象太好了,回来就给我和我哥起了个布达佩斯的名字。所以,我打小就对和平饭店特别好奇。” 黄沾:“令尊是?” 陈佩丝:“就一普普通通的演员。” “他爸可不普通,燕京电影厂的老戏骨。” 江山说了一个陈佩丝没听过的新词,但香江来的黄沾对这话并不陌生。 “看来佩丝小兄弟家世也不简单啦!”黄沾晃了晃酒杯里的人头马,感觉自己特洋气:“现在见到和平饭店了,感觉怎么样?” “怎么跟你形容呢……”陈佩丝眼一眯:“每次走进来后,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年代。”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黄沾很喜欢这种感觉:“要的就是这個味道。” “可惜啊,”林燕妮淡淡一笑:“《上海滩》没能来这里取景,他们应该过来看看真正的外滩,跟这一比,《上海滩》的棚实在太寒酸了。” “现在来也不晚啊,”江山开玩笑道:“也没播几集吧?” 如今的无线电视台,就是日后的韩剧、台剧的学习榜样。 电视剧边拍边播,剧本边播边改。 不用审核,剪辑完了直接上。 “肯定不行的啦,”黄沾赶紧摆了摆手:“就算经费允许,时间也来不急。香江的办事效率很高,每个环节都扣得很紧。” “那我肯定适应不了,”江山道:“我还是喜欢日出而作,日落就歇的日子。” 一旁的陈佩丝,不动声色的瞧了瞧月亮不睡他不睡,太阳起了他也不起的江山同志。 “是嘛?”林燕妮可不信这话:“我看不见得吧,从我们开始联系你到见面也没几天啊,你这不都已经……” 她抬手指了指桌上的画稿、玻璃沙漏、随身听。 “这种效率,”林燕妮笑道:“你就是给我一个组,也完不成啦!”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江山笑道:“不过……我身后也有一群人在帮衬,不然我也完成不了。” “你也不想想,”黄沾看着林燕妮:“人家的春风度,可是一家公司啦!” 林燕妮还是感觉奇怪:“可是,这个麦当劳形状的玻璃瓶……就算是加快定制也不容易做到吧?” “不容易,一点都不容易,”江山拿起了一只沙漏:“要不是咱们市的领导批了条子,估计到下个月也见不到这玩意。” “什么?”黄沾听的心一拎:“我们的事都惊动政府了?” “可不是嘛,”江山继续播撒友谊的种子:“黄先生还不知道吧,这段时间找我们春风度帮忙的广告公司,可不止你们一家。” “而且,”陈佩丝帮腔道:“他们的目的还和伱们一样。” “什么,还有其它公司找你们?” “当然,你们一定听过惠美广告吧?” “我一猜就是他,”黄沾激动了:“那……江生你因为什么选择帮我,不帮他的?” “还能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永钰叔打过招呼了。” “永钰叔?”黄沾明白了:“黄永钰?” “对,就是他。” “哎呀,”黄沾重新展开了笑脸:“那我可要好好感谢这位黄永钰先生了。” 江山呵呵一笑:“会有机会的。” 林燕妮拍了拍黄沾:“回去后我们应该先谢谢老查啦。” 这么一说,江山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听说,您当年也为《明报》写过稿?”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见对方一副好奇的表情,林燕妮优雅的点起了一支烟: “我的确为老查写过一段,但他出的稿费是太低了,很多作家都有意见。我当时年轻,被大家一怂恿,就直接跑去找他要求加钱。” 江山:“他同意了?” “哪有啊,”有香江才女之称的林燕妮,挺身向前:“老查就这样坐在那里对我说:加什么呀,你那么爱花钱,加了也会被你花光,跟没加一样。” 黄沾知道这段,便学着金庸的强调说道:“不如这样,晚上你出来吃饭,我来买单啦!” 林燕妮伸手点了点黄沾的脑门:“结果我晚上去了后,就看见老查带了一大帮朋友,其中就有他。” 陈佩丝和江山一副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