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这一玩,便成了一个学派 (第3/3页)
个问题,”
王世襄的眉头紧锁:“但除了他们,谁还能给这些家具提供一块像样的地方呢?” 说完,他抬头看向了黄永钰。 黄永钰立马表示:“我那你是知道的,还没你家宽敞呢!” “瞧你担心那样,” 王世襄根本没打过他的注意:“我那本书的事,你后来跟浦江的那位小友提了吗?” “忘了一干净,”黄永钰磕了磕烟斗:“尽想着干部病房的事了!” 王世襄:“什么干部病房?” “对了,”沈丛文想起来了:“世襄啊,丛碧兄的干部病房是你给解决的吗?” “你还真抬举我,”王世襄笑了一笑,但随即:“怎么?伯驹大哥的单间病房给解决了?” 朱家溍点点头:“不但解决了,还被转进干部楼了。” “这是真的?”王世襄一脸讶色:“不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昨晚换房时,我俩就在场,”启功道:“医院的两位院长全都来了,他们亲自给丛碧兄看得诊。” 王世襄:“我天,这究竟是哪路神仙帮的忙?” 沈丛文:“可惜了,我没亲眼见到这场面。” 黄永钰:“那咱们还等什么,赶紧去见见啊!” 一语惊醒一院人。 一帮老友集体向着北大医院的方向,前进了。 这一会,燕京城的天空又飘起了星星点点的小雪花。 瞧着它们在风中凌乱的模样,还真有几分勇闯天涯的气势。 …… 6号楼的高干病区走廊里,五位老友一道走着。 在其中一间病房的门口,朱家溍停下了脚步:“是这吧?” 启功点点头:“这不写着张伯驹的名吗?” 朱家溍刚想拧开门锁,忽然从屋里传出了一个声音:“什么,太和殿的龙椅是假的?” 门外的几位一怔,随后看向了朱家溍。 只见朱家溍一脸略带慈祥的微笑,伸手就将门给推开了。 “瞧,” 一见来者,躺在病床上的张伯驹笑得更深了:“说曹cao曹cao到,当事人来了。” 宽敞明亮、整洁安静的高干病房里,瞧着哪哪都好。 尤其顺眼的,还得数坐在沙发上的二位院长。 “你们怎么都来了?”从张伯驹的声音就能听出,昨晚指定是睡踏实了。 “你在这我们能不来嘛!”王世襄和黄永钰双双迎上前去。 一番关心后,也就放心了。 虽然张老的双眼依然浑浊、眼窝依然深陷,但瞧着精神头还是挺不错的。 特别是说话的声音,虽然还会时不时咳几声,但中气明显是足了: “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二位是医院的胡院长和马院长,”说完,手一换边: “他们是我的老朋友,历史研究所的沈从文、故宫博物院的启功、朱家溍、王世襄,这位是……” “鄙人姓黄,”还没有就任美协副主席的黄永钰,主动介绍了自己:“就不用多介绍了。” “小黄的画,画得很好,”张伯驹对二位院长笑道:“咱们国家第一枚生肖邮票,就是他给画的。” 听了他的介绍,两位院长顿觉病房里面蓬荜生辉。 其他人他们不知道,沈从文的大名还是听过的。 能跟他称兄道弟的人,想必也不简单。 尤其是先头还听了两段小故事。 “看来,” 胡院长对着各位点了点头:“张老的朋友,也不是一般人啊!” 沈从文:“一般一般。” 朱家溍:“非常一般。” “我刚刚提到的太和殿假龙椅,”张伯驹笑着指了指朱家溍:“就是他发现的。” “哦?” 二位院长一块看向了朱家溍:“那么久都没人发现的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大自然是懂馈赠的。 就在他们进屋之前,张伯驹老人为二位百忙中前来探望的院长,奉上了一些极有趣的秘辛。 令连续紧张工作了好几天的胡院与马院,得到了片刻的轻松。 “要说这事吧,说来也巧,”朱家溍笑道:“那一年,我和几位专家共同负责修缮故宫文物,啰,启功同志当时也在……” 一提这事,朱家溍的话就多了。 但跟着一块来的老几位,对这些陈谷子明显没兴趣。 他们这会更感兴趣的,还是高干病房的幕后cao手。 就在他们默默排查的时候,病房的门忽然被敲响了。 接着,一位身穿蓝色74式海军制服的小同志走了进来:“报告首长,这是给您送来的水果,请您查收。” 面对忽然立在床边的海军战士,张伯驹紧张的都快淌汗了:“谢谢、谢谢。” 除了“谢谢”,他实在是不敢多说一字。 等小战士笔挺的走出病房后,老几位才一块围了上去。 打量着搁在床头柜上的一篮水果,张伯驹的老伴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多漂亮的水果啊!” 她都多少年没见着了。 沈从文点点头:“看着就新鲜。” 王世襄表示:“如今这些水果可不大好买。” 启功眼睛尖:“瞧,果篮里还有封信呢。” 张伯驹:“赶紧看看是谁送来的。” 启功迅速拆开一看:“祝张伯驹老先生早日恢复健康……” 再瞧眼落款,启功一下愣住了:“永钰叔侄的一位朋友献上?” 话音刚落,一屋子的人全体看向了黄永钰。 “永钰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