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人民日报的眼色行事 (第2/3页)
体馆演奏一次《梁祝》。 在后世,《梁祝》协奏曲早已成了上交的保留曲目。 但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别说禁演的《梁祝》,就连演奏《梁祝》的钢琴和小提琴都封存了起来。 相比其它连续解散的交响乐团,浦江交响乐团已经算走了小运了。 直到钢琴协奏曲《黄河》再次奏响之后了,浦江交响乐团也开始接到了的代表国家出国演出的任务。 【1978年6月,浦江《文汇报》上的一個角落,宣布了一条消息:今晚八点,广播电台将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当晚,成千上万的浦江听众都守在了收音机的旁边。 到了第二天,乐器商店里44元一把的小提琴,终于又有群众前来购买了。】 所以,应浦江交响乐团的这一要求,“新星音乐会”特意为他们安排了三场不同的节目单。 第一天、中西两支乐团《梁祝》大合奏。 第二天、由《梁祝》协奏曲创作者之一的何占豪同志,亲自指挥乐团演奏了《梁祝》。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江山将自己的摄像机镜头对准了位于乐团前方的一架钢琴。 钢琴前坐着的一位身着紫衣的女同志,巫漪丽。 她既是浦江交响乐团的一级钢琴演奏家,也是《梁祝》钢琴伴奏的谱曲者。 在之后的很多年,一些重要的大型活动中,常常能见到巫漪丽同志弹奏钢琴的精彩演出。 例如:港珠澳大桥上,70架钢琴共同奏响《我爱你中国》。 此时此刻,当巫漪丽的双手按响琴键的那一刻,江山的镜头便一刻未离的照单全收。 直到全场掌声响起的时候,他才顺势溜了一圈观众席。 今天,是“新星音乐会”的收官之日。 与第一天一样,全体演职人员照样激动的不行。 在五星红旗与塑料花束,齐齐耀武扬威之时,万体馆的全体观众毫不吝啬的起身为大家鼓掌。 两家乐团一开心,欢快的音乐便此起彼伏。 终于盼到解放之日的江山,把正在学着首长模样小幅度鼓掌的古台长,拉上了舞台。 另一边,陈佩丝和刘小庆这俩会来事的,也把江海和谷建芬一块拽上来舞台。 在一声声互道祝贺的欢声笑语中,舞台上的全体幕后策划人员,共同面向全体观众鞠躬谢幕。 在发现了余思归手中的摄像机后,又在江山的带头下,将一张张笑脸齐齐凑上前去。 挤得那叫一个热闹! 直到坐上向着和平饭店前进的面包车上时,江山依然恋恋不舍的看着陈佩丝手里的塑料花束。 “得亏是结束了,但凡多演一天,这些个塑料花都挺不到最后。” “可不是嘛,” 说话间,陈佩丝又摇了两下,哗啦啦的又甩掉了几朵塑料花:“你说他们使那么大劲干嘛,全都给摇秃了。” “我说你们两个大男人是怎么回事,”摊在座位上的刘小庆,拿起了一朵甩过来的花:“怎么还顺了几把花出来?” “就是,”潘红也累得够呛:“我们女人都没想到的事,他俩全给干了。” “就你们几个,”江山坦言:“没一个是过日子的人。” “一点没错,”陈佩丝的抠,伴随一生不变:“找对象绝不能找她们这样的。” “说得好像谁要和他们处对象似的。” “说得好像他们愿意,我们就能愿意似的。” “说得好像……” …… 由东方都市报社、浦江电视台联合组办的“新星音乐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古铮铮一个高兴,宣布全体幕后人员休假一日。 却没曾想,江山一天都不准备休息。 由于《潜伏》的广播剧已经制作完成,刚参加完音乐会的《潜伏》配音小组,便接到了江山的团建通知。 通知他们于音乐会结束的第二天晚上,齐聚和平饭店的9楼中餐厅,出席《潜伏》广播剧的杀青宴。 自此,厂长胡啸又学会了两样形式主义。 不过这一会,趁着还艳阳高照的时候,胡啸在邱岳峰的陪同下,敲响了和平饭店的一扇房门。 门一打开,江山那张笑脸跟着就出现了:“老大、邱老师,你们还真准时。” 胡啸和邱岳峰,一前一后打量着走进了客房。 “还是一套饭,”胡啸:“还是你小子会享受……” 话刚说完,脚步就顿住了。 不仅是他,连夹着一台录像机的邱岳峰也停下了脚步。 “老大,”江山再次介绍道:“这位是黄永钰教授、王世……” “不用介绍了,”胡啸已经笑着和大家招呼上了:“我们在音乐会上都已经聊过天了。” 黄永钰握着胡啸的手,笑道:“我们这几位老同志爱凑热闹,听江山说有电影看,就一起跑过来了。” “来得正好,”胡啸道:“一会看完电影后,也帮我出出主意。” 都用不着邱岳峰动手,陈佩丝已经将录像机、电视机接在了一块。 “到底是和平饭店的套房,”邱岳峰忍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