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_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道亮丽的暴利创汇项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道亮丽的暴利创汇项目 (第2/4页)

  “他何止是上浦江没叫您,”启功:“上月球也没叫您啊!”

    “什么,”这句可把沈大家给惊着了:“你刚刚说他上哪了?”

    “怎么样?那照片看着带劲吧?”

    黄永钰哈哈一笑,找出了几张照片递给表叔:“不是不带您,主要是怕给小江添麻烦。”

    好说话的沈丛文,看着照片满眼惊奇:“这照片是怎么回事?”

    “这些都是江山那小子做得什么……什么来着?”

    王世襄:“广告拍摄布景。”

    “是嘛?”朱家溍:“这得多大的地方啊?”

    “就一教室,不过他说以后会建个大的。”

    “你不提江山我倒忘了,”沈丛文道:“伯驹兄调换病房的事,我还没有好好谢谢他呢。”

    “那孩子跟咱们什么关系?”黄永钰:“说谢就见外了。”

    沈丛文:“可也不能……”

    忽然,院子里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请问,黄老师是住这吗?”

    “……”黄永钰一怔:“我没听错吧?”

    王世襄起身就去开门:“是江山吧?”

    门打开一看,屋外果真是清清爽爽、眼角含笑的江山同志。

    跟他站在一块的,还有一位笑靥如花的余思归。

    “叔,咱们又见面了!”

    ……

    “你们忙吧,我就先回去睡了!”

    “您别忘了明儿中午上听鹂馆吃饭!”

    “放心吧小江,忘不了。”

    当沈丛文乐呵呵的走出黄家后。

    黄永钰的书房里,就只剩下了王世襄、朱家溍、江山与余思归了。

    这一会,屋里的四个人正俯在案上各干各的。

    背着双手的朱家溍,一会看看玩刀的黄永钰、王世襄。

    一会又站在江山、余思归的身后看看画。

    “中午我们走了后,”朱家溍:“旅游局的领导,就为这事把伱找去了?”

    “嗯,”江山的手里控着笔:“你们肯定都想不到,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边上盯着我们了。”

    “我的老天,”黄永钰赶紧回忆了一下:“幸亏咱们没聊什么混话。”

    “旅游局的人,”王世襄好奇道:“还要管盖宾馆的事?”

    “应该不止他一家,”江山想了想:“听卢局说,好像得10多个部门签字呢。

    估计是因为这些楼的资方都是卢局长找来的,所以他才来具体cao办。”

    “投资方都是他拉来的?”一听朱家溍的话,就知道是见过世面的:“看来这位局长不简单啊。”

    正在为江山殿后的余思归,画功不浅:“我听江山说,这位局长曾经开过银行。”

    江山纠正了一下:“是商行不是银行。”

    “地下工作者吧?”朱家溍表示理解:“过去像这样的干部可不在少数。”

    王世襄握个小凿子,咚咚咚的敲:“除了开商行,还有开书店、药铺、舞厅,总之多了去了。”

    “对了,”黄永钰停下了手里的刻刀:“还有拍电影的。”

    江山:“不过,这位卢局开得可不是一般的商行?”

    朱家溍:“有多不一般?”

    “您听说过广大华行吗?”

    “什么?”

    屋里的三位老将,全都扬起了声。

    朱家溍:“你口中的卢局是……”

    王世襄:“卢旭章?”

    黄永钰:“他又跑到旅游局去了?”

    “怎么,”看着架势,江山和余思归都停下了画笔:“你们认识他。”

    “不认识。”

    “我们怎么可能认识他呀。”

    “虽然不认识他,但他的大名我们还是知道的。”

    在经历了一系列救济难民、抢救伤员、募集战地捐款的救亡运动后。

    卢旭章强烈意识到了:革命除了意志与信仰,还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后盾。

    这一晚,黄永钰的书房里,亮起了比以往更加明亮的灯光。

    披着毛衣的老伴,在轻轻放下两壶热水后,便带上房门离开了。

    等到一片咣里咣当的声响之后,屋里的几位人手一杯余思归带来的雀巢咖啡。

    搅着一只瓷缸子的江山,继续说道:

    “为此,卢旭章与几位进步青年筹集了150元法币,创建了一所西药商行,这就是最初的广大华行。”

    听见这个筹集数目后,王世襄和朱家溍都觉得自己错过了某些好机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江山道:

    “卢旭章参加了上海救亡协会举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培训班。

    这个培训班由上海的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

    得益于组织的因材施教,从培训班毕业后的卢旭章,便担负起了为党组织筹措经费的任务。

    广大华行自此就成为了,我党隐蔽战线的一个重要据点。”

    之后,干劲十足的卢旭章,辗转各地拓展业务。

    将“浙商”的经商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