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大司马昭滑  (第1/2页)
    三个问题过后,景鲤似是对太子,再也没有了怀疑,他领着太子,又走至众臣面前。    熊横望去,当先一位,乃是一英气逼人的中年人,一身靛蓝长袍,一袭青丝如墨,一顶玉冠洁白,英挺冰凉,浓眉大眼,时而眉头紧皱,形成一个川字。    若记得没错的话,这位便是楚国的上柱国大夫、司徒者昭雎,此番太子回朝,他是迎回太子的主力。    “臣昭雎,拜见太子!”    见太子拉着景鲤过来,昭雎行礼道。    熊横仔细打量了他一眼,迎接太子归国,他才是主力,现在太子却与令尹亲热了好一会儿,论以常理,心中必然会不舒服。    可看这昭雎,面上不悲不喜,似镇定自若,又似唯唯诺诺,可真是不好说呀。    面对着他,熊横一样表现的很熟络。    左手一个景鲤,右手一个昭雎。    如今楚国最为权势的氏族,乃是屈、景、昭三族,此三族尽皆芈姓,与熊横同出之族,一次屈原变法失败,让屈氏一族势力变弱,如今能稍微与令尹分庭抗礼的,就唯有这昭氏了。    昭雎还有一兄,名为昭滑,职位大司马,掌管楚国军马,七年前越国被灭,便是这昭雎的手笔。    “司徒无需多礼,若无司徒派遣景大夫迎回我,我只怕还在临淄呢!”    当着景鲤的面,熊横毫不避讳地说道。    他就是要做出这一副城府不深、且对臣子丝毫不忌讳的状态。    昭雎微微转头,将视线落在了景鲤的身上:“迎回太子,乃是我楚之国策,在这当中令尹也一样用力!”    语气虽是温和,但熊横还是察觉出了一丝的不善。    前来郢都,他可谓是初来乍到,诸事不清,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仔细观察,观察身边的各位贵族、各位大臣,他们互相之间是否有矛盾,是否有利益纠葛,谁为楚国,谁为自己,都要分得清清楚楚。    昭雎与令尹不和,这是好事。    景鲤却不看昭雎,只是望着太子:“此时的确是老臣不对,方才太子已是说过老臣了,太子还说如此一来,秦人来年必定来犯我楚,令老臣早做准备,大司马还得早准备粮草,与秦人为战!”    比起景鲤,昭雎对这位太子的了解是多一些,他曾在景翠的来信中得知,太子在稷下学宫多有成就,学得纵横之术,本来还想对太子高看一眼,可现在一想,毕竟是年少,又久在外,不知楚国内事,老景鲤三言两语,就可将太子哄骗。    “不错,我的确是说过此事,为了我楚国,两位还需得早做准备了!”熊横又补充道。    “臣遵令。”    昭雎也是一样,不见景鲤,只看太子。    只是他的话,却要比景鲤少了许多。    接下来,又是令尹领着,熊横又逐一看过众臣,太子对其是轻信有加,好一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状态。    国之大事,在戎在祭。    礼乐声起,在一系列的仪式后,太子重新乘坐上马车,继续向着郢都而去。    至这时,日薄西山,天即将要黑。    沐浴着残阳,一座城池出现在远方的天际线上。    楚人起于南阳淅川,后随汉水一路而下,在鄢城建都。    后至熊通越礼称王,往西进犯庸、巴之国,往东吞灭随、鄂之国,再到占据吴、越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