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魏王遫(一) (第2/2页)
观看之,楚王亦有虎狼之意也?” 面对魏王遫的问话,公孙喜没有半点的迟疑,直接道了起来,而魏王遫在听了之后,思索片刻后,很是慎重的点了点头。 可见君臣二人关系之和睦。 “大王,臣昨日派出去的细作回来,给臣带来一件关乎于楚王的事,此事就生在几日前新城郡。” 魏王遫似乎是来了兴趣:“那是何事,上将军说来听听?” “大王,几日前,有两支楚国军队陆续进驻新城,观其大纛,该是楚国鄢城与郢都二地守军,此二军进驻新城后,就有齐国公子田苴、如今的楚国左尹从郢城而来,带着王命,以拜为新城郡守,而原本的新城郡守武盛,据说被楚王带在会盟队伍当中!” 魏王遫闻之,更是皱紧了眉头。 “如此说来,先父王每年都送大礼给新城郡守,岂不是成无用之功呢?” 公孙喜摇头道:“大王,新城郡守武盛其人,乃楚国贵族,根基皆在楚国,至多与我魏国交好,又岂能替我魏国行事,失去此人并不是什么大损失。” “臣只是想到楚王之手段如此利落,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楚国积弱乃国力不唯一所致,若是楚国能上下彻底行郡县,这天下到底是秦强还是楚弱,都还说不定呢?” 说话间,公孙喜面上不由得浮上一丝忧愁。 合纵连横,合纵连横!
这个十字不管是怎么划,都离不开他魏国,因为魏国处于天下的中心,是实打实的四战之地。 因此有魏国丞相魏晟为魏王谏言道,魏国对外之策,当用四不沾之法,昔年先魏王嗣在时,就是采用的这战法。 跟着齐国打楚国,跟着楚国打秦国,跟着宋国打齐国,这就是四不沾的外交之法。 听罢公孙喜的话,魏王遫举起手放在面前。 那是一只修长且白嫩的手,似女子。 “寡人明白,上将军是说如这般?” 说着,便将手握成拳头。 楚国庞大,但如一只手掌,从未握成拳,现在在年轻的楚王身上,已经能看到这样的征兆了。 “大王英明。” “那秦人又如何呢?” 略微顿了顿后,魏王遫又继续问道。 听到魏王的问话,公孙喜更显忧思:“大王,自去年先王传出大病,秦国就有意将蓝田大营军事,调往函谷关,很难说此举不是在对我魏国。只是近些日子来,却忽然安静了不少,必然是我魏楚韩三国会盟时,将秦人给震慑。” 如今之魏国,延续着自魏武侯以来就有的一文一武治国方略。 武有上将军公孙喜,文有丞相魏晟。 如今魏王会盟于濮阳,朝中便留下丞相魏晟镇守。 “唉,如今我魏国的处境,寡人可算是明白了,还是上将军有远见,也好,寡人就利用楚国这支长矛,将秦国这面大盾给击破!” 公孙喜出使郢都,楚王对其提出要任合纵长之事。公孙喜在回到大梁后,便告诉魏王遫此理,让魏王遫答应愿居于楚王之下。 “大王英明,不过大王还得有一思,也就是丞相魏晟之言,楚王也一样怀着心思,要在若秦之后,取其汉中,入其关中,进其巴蜀了!” 三国会盟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联手谋秦,既然是要谋,那自然就得规划一下,大胜之后自己能得到多少的好处。 至于大败? 那当然是不可能了,若是真有此顾虑的话,那又何须去攻秦呢! 魏王遫紧握着拳头:“哼,那寡人就从走先祖魏武侯之路,从河东而进河西,连义渠而制秦人,其后再联齐韩而弱楚,连韩燕而弱赵,虽居于中枢之地,焉能不可称霸矣!” 一股强大的自信,在他面上油然而生。 公孙喜的面上,流露出欣慰。 远处的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了一点枣红。 隐隐约约间,似在狂野中飘荡。 然后就见得远处一阵尘烟卷起,向着这边扑来。 又一会儿的工夫后,尘烟越来越密集,那一点枣红也被放大,隐约可见那一个楚字。 这是楚国的大纛。 魏王遫遥指着前方:“上将军,该是楚王来了!” 公孙喜翘首以望:“不错,是楚王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