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楚做始皇_第二六四章 秦国增兵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四章 秦国增兵了 (第2/2页)

马车继续前行,往后顺利穿越函谷关,从风陵渡口度过大河,再往折返西边,到楚国船师大营中。

    ……

    这一日,夜。

    楚王营帐当中灯火辉煌。

    客卿楼缓、前将军昭滑、江东将军徐召皆是在此。

    此时熊横的手中正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就只写了一句话,秦国要增兵了。

    纸张产量不多,熊横又不想在楚国占据绝对的优势之前,让别国学去,因此就只有郢都那一家作坊能生产。斥候细作运送情报,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隐秘,无疑柔软的纸张是很好藏的,因此这外知司就提前享受到了纸张的便利。

    待到楚王看过之后,熊横又将其递给三人一一看过。

    “此时今日傍晚,由外知司呈报,秦王既然又有了征兵之举,那说明函谷关要增兵了,寡人明日便会去与匡章商议一番,不过在去之前,先跟各位通个气,好应不时之需。”

    楚王话落,三人中楼缓望向另外两人,徐召则陷入思索,还是昭滑左右看一眼后,率先说道:“启禀大王,自到今日,我船师所需大船皆是建造完毕,还有一应器械箭矢,也俱是不缺,再加上我楚国士卒有多熟悉水性,经训练后便可渡大河向秦军潼关一带发动进攻。”

    这三人楼缓是外来的,且没有具体的职务,他先不说能理解,徐召乃是副将,而昭滑才是钦点的船师主将,徐召不先说也是有原因的。

    说过楚国之后,只听得昭雎又继续道:“前两日,臣去过韩军阵营,其将军暴鸢虽不熟水战,但其韩军阵营当中,有知造船知大河者,可以说十万船师也俱是完备,随时都可发兵攻向函谷关。”

    “剩下赵魏齐燕诸国,皆是从陆路进军,所需器械在几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还有军卒阵法也一直在演练当中,臣敢断定我九国联军已具攻秦之机,大王明日若是去见匡章,当时商议到底是在函谷关秦军增员抵达之前进兵,还是在抵达之后进兵?”

    昭滑的问题考虑的很详细,领军之事各项事情都做的很细致,可就是距离顶尖名将,还是缺少点距离,这皆是因为他谋略不够。

    楚王点点头,又望向其余二人,这时候楼缓见徐召继续不接话,他便开腔道:“那不知大王以为,是增援之前发兵好,还是增援之后发兵好?”

    熊横明白,这其实是个反问,楼缓心中是早就有了想法。

    “寡人很想听将军是如何想的?”

    楼缓微微一顿,收起面上笑意:“择日发兵,火速进攻,搓其锐气,再谋破敌!”

    他这是要敢在秦国援军到之前,给白起一点颜色看看了。

    双方军队在函谷关拉锯都要快一年了,双方连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在此时发起进攻则可以让天下人、让各国的君王们看到开始了,让他们不必在外无底洞似的粮草发愁。

    秦军得了支援,又得了秦王亲自来督战,必然是士气大涨,而九国在这个时候稍稍挫败一下秦军,甚至只要来一场旗鼓相当的战绩,就能让秦军这种士气陷入低迷,让秦军意识到九国联军的强大,不知增援就能相抗的。

    细思一阵后熊横点点头:“办法是个好办法,可是将军是否想过,此战若是我军败阵呢?”

    大战之前说这样的话的确不利于提升士气,但最好的谋略就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不管是胜利了还是败了,都要有应对的手段。

    “大王,只要不是大败,便就是胜,此乃稳定人心、挫其锐气之战!”

    接话之人,是沉默了半响的徐召。

    “哈哈,说的在理,现在进攻则白起缺兵少将,日后进攻则白起有秦王支援,是寡人多想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