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录_闰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闰土 (第7/7页)

了一些。

    我生来木讷呆板,不喜欢说话。迅哥也不似从前健谈,两人尴尬地沉默着,迅哥还是忍不住唠起了家常。

    “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我知道他大概已经从老太太那里知晓了不少,便如实说道:“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说到一半,我几乎哽咽了,忘了语言,只是一直摇头。这样看来,我脸上皱纹更加深沉了,仿佛全然不动的石像一般。我只觉得日子凄苦,却又有些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从腰间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我那时定像一个被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的木偶人。

    迅哥似乎知道我的苦楚,没有说话,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根卷烟点上。老太太坐在另一旁,怀里抱着一只白猫,同样没什么话说。

    我没有问迅哥近况,因为他生活的上海北平,终究超越了我的认知,他谈及诗书,我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干脆省了那样地麻烦,就留有两个男人一个抽烟消愁的空间就足够了。

    坐了一会儿,迅哥问我有没有吃饭,我才想起来自己天一亮就出发,肚子早已饥饿。老太太便让我自己去厨房做饭吃。我知道自己和迅哥如今已经没有多少聊常的琐碎,迅哥自己也有事要做,无法陪我呆坐,便起身离开。

    虽然我为自己自作聪明的愚蠢而懊悔,但我心中仍是开心再次见到了当初那个对乡村对山野对一切感兴趣的迅哥。我们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磨难,有了不同的周遭,各自成了家庭,有了孩子,各自奔波生活的难过,但终究还是活着,还算健康。没有比健康地活着更重要的事情了,因为活着,就有希望,因为健康,总让人能做一些事情。

    下午,迅哥叫我看家里还有什么能用上的东西,能拿的都拿走,全是送了我。先挑选完做个记号,待他们走时用船运回去。家里正逢银钱要紧时候,我也没客气,捡了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还亲自去炉灶里掏了一口袋的草木灰,这东西撒在田里,就是最好的肥料。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他同我讲了曾在他家斜对门卖豆腐的杨二嫂现在是如何地尖酸刻薄,是如何地斤斤计较,是如何地叫他难堪。

    关于那人我有些印象。杨二嫂曾经是个漂亮的女人,身材生得丰满,豆腐做得白净好吃,颇受男人喜欢。可后来,跟了一个军营里的兵,吃香喝辣了一段时间。那兵曾许诺要带她到江西,到云南去,去当一个官,去当一个太太。可后来军营迁移便没个信息便跑了。于是从此,杨二嫂便成了没人要的女人。接着就有人骂她放荡,说她天天做些痴心妄想的大梦。这女子也是刚烈泼辣,那些敢当着她面嚼舌根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话落到她耳朵里,自然少不了一顿指着祖宗名讳的骂。于是,方圆十里八乡,豆腐西施变成了骂街的泼妇。她也就没了生意,后来又接着逢上饥荒,遇到战乱,人们愈发把钱看成命根子。所以,杨二嫂刻薄尖酸之余,也多了几份贪恋便宜的毛病。

    她其实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那些想要得到她的男人,和那些嫉妒她的女人,以及那个顽固不化的时代。我似乎不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帮她开解,做一个辩护。而更多的,我更像是在给自己糟糕的一生做一个解释。

    后来我们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我就领了水生回去了。约定好九天以后,迅哥他们启程时,我来划船送他们到渡口。

    九日之后,我早早到了迅哥的家,看着他同周围的一切做最后的道别。那天我没有带水生,因为那娃娃上次被我强制地带回去,和宏儿分别,便一个劲儿地哭,像极我二十年前一样。而今天之后,迅哥他们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若是小孩子面对这样的分别景象,必然会痛心难舍。于是我自作主张,担下了恶人的名头,斩绝了一切的发生,只带了五岁的姑娘来帮忙看管小船。

    那日的人很多,送行的,出行的,镇子里周家熟识得来客,等完全打发走,已经是午后了。忙忙碌碌中,我和迅哥都没顾得上讲上几句话。等屋子里的东西全部一扫而空,我们便撑起船桨,离了岸边,只留下一座空得再没有一个人的老屋拖在身后。哪怕曾经它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可终也免不了零落的结局。

    上船后,我们也没有说上什么话,一来不知如何开口,二来不知谈些什么,索性闭口不言。我只一个劲儿地划船,迅哥只望着眼前的景象出神。我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只是看着他凝望远方的眼神,感觉到一个时而无比清晰,时而模糊不清的,穿着一身黑色褂子的少年的身影。

    水上风大,迅哥不习惯,没几下就挂红了眼睛,刺痛得流出眼泪,我便让他进船舱休息,独独留小女儿在身边同我划船。记得曾经不习惯坐船的我也常常被风挂得泪流满面,可现在,被海风捶打了千百遍,早已练就摩挲的、通红的双眼的我只觉得拂过身体的风来得那么舒爽怡人。

    一片泰然中,我听到船舱里宏儿和迅哥的对话:

    “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宏儿在隐隐地哭。

    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禁一疼。这片山水似乎有种魔力,在我和迅哥之间围起了一座高墙,将两个人分隔成孤身,让人苦闷憋屈。昨夜是我和迅哥,而如今便是宏儿和水生。多年以后,这片故土带给迅哥的事,带给我的事,或许会在水生和宏儿身上再重新演绎一遍,届时我不知他们会是如现在的我们这般疏离,还是依旧如同小时候那样地好。我不知道!迅哥估计也不知道。我早已无力去想,迅哥或许是不屑于去想。

    接着,我便听到他们在说杨二嫂,说杨二嫂从灰堆里刨出一摞碗碟来,竟像走马一样地垫着小脚麻溜地给据为己有了。真叫人滑稽又觉得心疼。再后来,他们便安静地睡着了。潺潺的水声从船底轻轻地拂过,选山浓墨一般的翠绿慢慢沉入黛色,天边突然跳出了一个月亮,像金色的钩子,在引人神往。

    我心中霎地闪过一丝明悟,像是堵在心口的乌云一下子见到了太阳,开朗得很:大人有大人的路,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路,走过的路便是再不能回首,总是留恋只会徒增伤悲。还不如把当初走过的路记在心里,努力地往最好的路上走。一代一代人如此,便不总是走在死胡同里,才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走出希望。

    迅哥应当就是已经走在了路上的人,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让我的后代走上那条同样充满希望和未来的路,哪怕我见不到实现那一切的时刻了。

    那一刻,我仿佛又握住了人生的钢叉,势必要拿下狡猾可恶的猹。

    2022年4月30日于良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