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1章 最后热血沸腾 (第2/4页)
意见,基本上五成出兵率成了大多数人的主张。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大约可以在征集十五万大军,其中的军官主要是这些贵族的上层人物。 最后大家看向摄灵,看看它是什么意见。 摄灵一直冷眼旁观,看着大家在那里斤斤计较,忍痛割rou一样的表情,心中冷笑连连! 一群鼠目寸光的蠢货! 即使不谈他的独特目的,只是从战略上来考虑,这些兵也远远不足! 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留一手,简直是找死! 他不知道的是,人往往都是这样,他们的目的本来是如此这般,所作出的行为正好背道而驰! 正如今天的表现,想多留一些人保命,恰恰是加速了丧失生命的步伐! 如果天军打到门口,就是家兵留得再多,也无济无事! 于是,他说话毫不客气:“你们这是找死!全力以赴,还不知道鹿死谁手,你们还想留一手?这一手就是给你们送死的!” 祁隽藻急了,大声说:“先生到底什么意见?说出来大家决定是否接受便了!” 摄灵冷库无比地说:“两条缺一不可!做不到,你们都趁早准备棺材去吧! 第一条就是所有男丁都必须去前线!年龄阶段不再是二十到四十,而是从十五岁到五十五岁!十五岁可以结婚,难道不可以上战场?不知道谁定的这狗皮固定!” 賽尚阿赶紧解释了一下,说:“先生息怒,这是为了人口的繁衍,让他们有生儿育女的机会,即使上了战场,战死沙场,也留下后人,传宗接代。” 摄灵一愣,原来还有这个考虑,但是他转眼就否定了它的合理性:“什么狗屁考虑!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时刻,一招不慎,整个种族都会灭亡,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变通呢? “这第一条必须贯彻,就是所有十五到五十的男丁,都必须上前线!” 祁隽藻说道:“好吧,就听先生的!那么第二条呢?” “第二条,所有当朝的官员,不管是封赏的爵位拥有者,还是委任的官员,凡是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下的,都去带兵,前往第一线!无一例外,包括皇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等你们被人推翻以后,再想去前线也晚了!” 賽尚阿急问:“为什么年龄要到六十五?比老百姓还年长十岁?” “因为你们不用再第一线拼杀,只是在一边指挥,所以年龄大一些也是理所当然!如果谁不愿意,可以辞官,那么你的年龄就降到了五十五。” 摄灵解释完毕,又补充道:“每家每户,除了留下生活必需品,必须把其余的物资财富充公,留作军用!不能前线拼死作战。还要忍饥挨饿!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吧?前线无时不在死人,你却躲藏在后方花天酒地!” 说完,他再次强调:“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必须的,决绝了任何一条,你们就不用讨论了,回家准备棺材去吧!最好棺材弄好以后,马上躺进去,立刻死掉,否则,天军一来。你连棺材都享受不到了!” 说完了这些。摄灵住口,仰头不看面对的君臣。 全体都有,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 不少人脑袋已经制止了活动,这和他们惯常的思维活动完全不同。 他们已经感觉到了死亡的滋味! 突然一个地品官员承受不住压力。哇的一声。哭出声来。人也瘫倒在地,歇斯底里地叫嚷起来:“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我不要上前线,我是一脉单传。我家的钱财都是祖传下来的,不要交出去……”… 群臣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唯独摄灵,定定地看着咸丰,阴森森地说:“你们不知道怎么处理吗?你们都打定主意去死了吗?那好,悉听尊便,本人不伺候了!” 咸丰已经完全呆住了! 他大脑已经停止了转动,只剩下了最基本反应能力,他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只是勉强抬起手臂,对摄灵招了招手,意思是挽留。 幸亏不是挥挥手,那就是驱逐了! 最正常的就是曾国藩了,他既知道必然的结局是什么,也知道此刻发生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 别人既然失职,他就必须弥补! 于是他高声喝道:“当值护卫和在?” 这时候,杜翰就在旁边,他也是保持清醒的少数人之一,而且牢记自己职责,闻听大声答道:“鄙职在!大人请吩咐!” 曾国藩一指那个依然叫嚷不休的朝官,冷然命令:“扰乱庭会,蛊惑人心,罪不可赦,拉出去,立刻砍头!” “遵令!” 杜翰一声得令,抓小鸡一样把那个依然叫喊的官员拎了出去,然后嘎然而止! 众人心中一颤,知道那个人已经人头落地! 在咸丰皇帝的默许之下,在摄灵的强大威压下,曾国藩当机立断,斩杀了那个失控的的官员! 这个断然措施,极大的震慑了所有官员。 这个官员罪本不致死,不过是胆小懦弱,没有抗住压力。 但是他的弱点暴露得不是时候,而且造成极坏的影响,结果为了杀一儆百,他就只有去做那个挨刀者了。 杜翰砍了人,按照惯例,把人头提了回来,让他的该管上司验明正身,证实无误,才又把人头提出去扔掉。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大家亲身看到反对者,哪怕是不经意的反对,都被无情镇压;那些本来想反对的人,也赶紧勒住了自己的舌头,不去触这个霉头。 无意间的反对,尚且招致杀身之祸;如果有意反对,估计灭五族都是轻的。 曾国藩心里也是惨然,口里却没有事一样,问道:“大家对摄灵的建议,还有没有其它意见?有的话尽管说,我们一定认真考虑。” 朝庭上寂静如死,再也无人吭声;哪怕那些害怕得要死的人,也都用手捂住嘴巴,以免发出惊叫,重蹈前面那个人的覆辙。 军机大臣、礼部尚书何汝霖久年逾七十,且患足疾,不能久立,此时忠义之心激荡,大步向前,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傍边的几位大臣,赶紧援手扶住。 没有想到,礼部侍郎陈孚恩,也就是何汝霖的副手,对他讥笑不止,说他应该卧床不起,如此风烛残年,病弱之躯,难道还想去前线杀敌? 何汝霖冷冷地充斥了一句:“住嘴!我虽然年老,报国之心依然在!不容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现在,微臣说说何家的决定,凡是符合要求的族人,全部上前线,五个儿子、二十个孙子,一个不剩,家里有微臣一个老头子足矣! “还有钱粮两项,只留够粗菜淡饭供应,其余全部交给朝廷。” 众人全都感佩不已,哪里想到,这个陈孚恩平常和何汝霖作对惯了,凡是二人同在的场合。不管何汝霖说什么,他都要反对,从而养成了逢何必反的思维模式,这个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