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明变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粮搞怕了!  (第4/6页)
不是因为三大利器的广泛种植,是土地就能长出粮食,土地自然就值钱了。    而推平云南土司,那是因为乌香的种植。    归根结底,是利益。    看看江浙,哪个王朝肯放弃,一样的道理。    “传旨,欧信攻打白霞寨,有功,升任广西参将,赐下铜符一枚。”    朱祁钰在提点方瑛,推平土司,不是让你找功劳大的打,而是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推,不要怕慢,要彻底犁清广西。    他也没直接封爵。    因为平定土司,十分取巧。    打仗打得是后勤,而在广西,后勤能在各个城池里面得到补给,军队负责平推就可以了,又是主场作战,可谓难度不高。    此战过后,最多给方瑛恢复爵位。    想获取爵位,推平云贵土司吧。    “至于张顺?”    “传旨,鞭打三十,褫夺一切职务,丢去贵州,给项文曜做个小兵!”    “告诉项文曜,打硬仗让张顺第一个往上冲,当足三年小兵。”    “不死就算捡条命,敢投敌就诛族。”    “这样的废物,也敢举荐给朕!”    朱祁钰对张顺的不作为,非常生气:“把他儿子张忠,抽三十鞭子,褫夺官职,丢去云南,让王文好好调教。”    “传旨,表彰欧信、陶成、段思娥。”    “段思娥虽然是土人,又是女人,但也是一员良将,明令军中不许歧视她,等此战之后,朕自会按功封赏!”    “像欧信、陶成这样的人才,多多举荐。”    “传旨,令欧信、陶成、段思娥子嗣入讲武堂,特批入校。”    朝臣都乐了。    张顺是蒙人,走了冯孝的关系,才去广西立功,结果搞成这样,估计连冯孝也得吃瓜落儿。    至于女人领兵打仗,朝臣自然是厌恶的。    可想到是又丑又没文化的土人,那就没问题了。    “诸卿,多多举荐一批人才入广西。”    朱祁钰道:“举荐一些能吃苦的,能去广西治理土的官员,嗯,举人也行,只要能吃苦耐劳的,朕都要!”    广西犁清后,需要大批基层官员,进入山寨,充作官员。    这样的官员有。    但很少。    毕竟十年寒窗苦,考上的进士,谁愿意去这种破地方吃苦啊,当知府还勉勉强强。    “陛下!”    胡濙行礼,道:“老臣以为不用官员,用秀才!”    “民间秀才不知凡几,能考中举人的,可谓是人中龙凤,再考中进士的,民间称是祖坟冒青烟。”    “这些秀才,是没机会入朝为官的,就算做吏员,没有关系也是极难的。”    “所以,让他们去这些苦地方当官。”    “举人、进士都不愿意去。”    “请陛下给秀才开个口子,让那些屡试不第的秀才,去教化广西。”    胡濙的话,让朱祁钰微微颔首:“秀才之才,去教化土人,已经足够了。”    “传旨,凡事愿意去广西,教化土人有功者,秀才也可进入仕途!正常升迁!”    朱祁钰加了一句:“为官,不为吏!”    胡濙笑道:“若这道圣旨传下去,民间秀才必然踊跃报名,广西不缺人喽。”    “皆赖老太傅之谋。”    朱祁钰道:“广西土人难治,刑部再出一套厉法,在广西要教化,也要行厉法,只要是大明子民,就不存在区别对待的问题!”    “翰林院编纂的书册,由经厂刊印。”    “全部送入广西。”    “薛瑄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再从朝中给他找几个帮手,去广西帮帮他。”    朱祁钰嘱咐后,笑道:“今日廷益城押送的俘虏入京,都是鞑靼贵族,朕可要亲自款待一番。”    “不在乾清宫设宴,去东华门上设宴。”    朱祁钰笑道。    朝臣跟着笑,气氛轻松。    又讨论了一些事情。    便下了朝,朱祁钰先回养心殿办公。    皇宫彻底修缮完毕。    近一个月。    热河省已经建立起来,基础架构完全立起来。    李瑾和毛胜一路北推,已经抵达迤都。    但城池建设还很慢,城池和棱堡夹杂建设,朝堂正在大肆招募人丁,去漠北建城,建城给工钱。    李瑾正在构建汉州都司的防御。    一路上畅通无阻,大仗没打着,小仗不断,不停打胜、怀柔,打胜、怀柔。    京畿陆续移民进入热河。    张凤在负责移民。    在京畿有产的百姓,肯定不愿意抛家舍业去热河闯荡,只能招募流民,把流民往热河安置。    但那些流民听说翻越长城,全都往回跑。    宁愿死在长城内,也不愿意去长城外。    张凤不得不动用卫所兵抓人。    移民十分难。    宋杰也十分苦恼,万全军不愿意在热河分地。    他们都想回家。    根本不愿意把家属迁居过来。    哪怕宋杰给一人三倾地,女人也分田,这么好的福利,愣是没人愿意留在热河。    宋杰传密奏到京师。    朱祁钰骂了他一顿。    告诉兵卒,先在热河种地,赚了钱带回家里,让兵卒们适应几年,自然愿意搬过来住了。    热河刚建,你就让兵卒移民,兵卒能不害怕?    反正漠北没有战事可打。    热河非常安全。    就让他们适应两年,到时候发现热河的好,赶他们回家都不愿意回去了。    要一点点来。
    辽东涌入大批士绅,辽东开始大搞建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