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陛下,才是大明的天!  (第1/6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215章陛下,才是大明的天!“去弄点水蛭来。”欧信放下烙铁。    被吊着的莽汉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    稻田里有很多水蛭。    用竹筐装着,很快送上来,有密集恐惧症的不能看。    “把他裤管系好了。”欧信说的是土话。    土兵用绳子在腿根上系上。    两条腿腿根系上,腰上系牢,然后把上万条水蛭倒了进去。    莽汉两眼发懵,旋即传来惨叫。    水蛭喜欢往人血rou里面钻,吸血为生。    男人最脆弱的地方,被倒满了水蛭。    有调皮的,往眼儿里钻。    “啊啊啊啊!”    莽汉不怕疼,被打得浑身是伤,他都不惨叫,但这玩意往身体里钻啊,尤其是特殊位置,把他真的弄怕了!    “拿出来,拿出来,我说!”    莽汉身体形成一个诡异的角度,像是在防御。    但水蛭可不懂读心术,认为这地方好玩,有沟壑有丛林还有水池,就是水蛭生存的天堂。    “说!”    “先拿出来!”莽汉不受控制地颤抖。    好多水蛭,钻进去了!    后面,也中招了!    “不够多,再去抓。”欧信灌了口酒,    “我说!”    莽汉也不莽了,全都招了。    他们是海盗!    韦杰就是广东海盗林杰,盘踞在阳江对面的海陵岛上。    “海盗?林杰?”    欧信对广东不甚了解。    但本地人却知道,海盗林杰,是响当当的海盗头子,每年都会劫掠近海百姓。    朝堂通缉二十余年,却抓不到这个林杰。    民间传言林杰会隐身术,才能躲过朝廷大军搜捕。    认为林杰是神仙转世,反正十分离谱。    “大当家的就是林杰!”    “接着说!”    林杰在肇庆府,化名为韦杰,深居简出,洗白自己,变成良民。    因为欧信绞杀韦氏,韦杰就派海盗杀了欧信。    合情合理。    但越合理,越有问题。    欧信却道:“韦杰,既然是林杰,名声在外的海盗头子,看不上这点米钱吧?”    “这我就不知道了,求求大人,给小人拿出来吧,疼啊!”莽汉哭饶。    欧信懒得理他。    莽汉哭嚎,不停诅咒他:“你说话不算数,你该天打雷劈!”    欧信哂然一笑。    本官就是太仁慈了,才害得和维惨死。    一个一个审。    几乎可以确定,韦杰就是林杰,是盘踞在海陵岛上的海盗头子。    林杰也不在肇庆府。    而是在海陵岛上。    “大人,有新情报!”    欧信正在犹豫的时候,一个土兵急匆匆跑来:“大人,在死人堆里,找到了这个!”    一枚腰牌,海朗所百户腰牌,叫黄静。    欧信脸色微变:“和兄……”    他下意识要问和维。    这才发现,和维已经死了。    他幽幽一叹:“发现几枚腰牌?”    “就一枚,但有几具尸体,穿着大明卫所的军服。”土兵只服欧信,并不服大明朝廷。    欧信皱眉:“果然,刺杀本官,不是林杰一家所为!”    “海朗所和双鱼所,对盘踞在海陵岛上的林杰视而不见,如今又勾结在一起谋害本官。”    “看起来,这是蛇鼠一窝啊!”    “派人去查查这个黄静,海朗所黄静。”    欧信势单力孤,他需要帮手。    他立刻给方瑛写信,求方瑛派来几个帮手。    此刻,方瑛正在太平府。    教坊司派来很多戏班子,唱戏给土兵听,让土兵学会简单的汉话,明年就要调入南直隶和浙江,方便沟通。    “臣方瑛,叩谢陛下天恩!”    方瑛复爵,并赐下一枚金符。    方瑛成为当朝第一个拥有金符的官员。    皇帝赏赐铜符比较多,但对金符和玉符,那是极少极少赏赐的。    于谦赏了一枚玉符。    方瑛赏了一枚金符。    仅此两枚。    主要是方瑛被除爵后,在广西战功够大,只是复爵,无法尽赏全功,所以就赐下满朝第一枚金符。    朱祁钰在密旨中写着:朕已令教坊司排三国演义的戏,俱是教导忠君报国的戏份,尔要擅加利用,加速教化土兵,日后去南浙,广西土兵会是朕手中利刃。    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方瑛能从奏章中,看出陛下对广西的重视。    他派朱仪率领二十万土兵进入江西。    而在京师。    养心殿里,朱祁钰正在发脾气:“让广西进献薪柴,亏你想得出来!”    “让那些土人给朕砍柴?”    “信不信,那些土人瞬间造反,广西都没了!”    阁部重臣全都跪伏在地。    “陛下,实在没别的办法呀。”    耿九畴苦笑:“京畿的树木实在没有了。”    “前些年还能从山西、河南、山东去砍。”    “但今年您大肆兴建全国,木料本就不够用,自然就没烧的。”    的确。    景泰年间,京师年年春天都会刮几场狂风,整个京师光秃秃的,没有丁点绿色,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甚至水质也在败坏中,整体环境都遭到严重破坏。    “陛下,今年木料价格疯涨,只能从云贵两广运输过来了。”胡濙帮耿九畴说话。    “往年都烧什么?”朱祁钰问。    “木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