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儒仙_第340章:全是窟窿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全是窟窿眼 (第2/2页)

   “经不起考验。”

    “时机一到,长安二话不说,直接在京城开五家旺福记,让京城所有人都来尝尝味道。”

    赵贤公看着李长安,满意地点点头,“但是这个时间,可不能太长啊。”

    “要不然京城那么些人,可得望眼欲穿了。”

    “贤公放心。”李长安再敬酒,“如此美味,要是不在京城出现,肯定说不过去。”

    “就算不为其他人,单为了赵贤公和戊戌公,长安也要在京城开上五家旺福记。”

    “好!”戊戌公点头,“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李长安三敬酒。

    一顿饭吃的有滋有味。

    就连另外压根没吃几口的四个人,光听这些话也觉得饱了。

    等到李长安被书院四个长辈带走后。

    郡守和郡丞挺直的后背,顿时弯了下来,轻舒一口气,不觉后背一片冷汗。

    “这个李长安不得了……恐怕要起势了。”郡守荆乐平看了一眼脸色有些惨白的冯展华,

    “一顿饭从头到尾都在打机锋,算算年岁,他今年也才刚及冠吧?哪来那么多心窍?”

    冯展华皱着眉,“两位贤公是不是有点太高看李长安了?李长安的文道不是已经废了吗?”

    荆乐平轻叹一声,“今天戊戌公第一句话,看似说旺福记的火锅,实则说的是李长安。”

    “无论到哪里都能施展才华,就算没了文道,也能有一番作为,说明他们早已有了安排。”

    临县已经没有郡守郡丞什么事了,二人也不多留,准备回郡城。

    “李长安为什么不趁机去京城?有两位贤公,后面还有白鹿书院撑腰。”冯展华大为不解,

    “这时候去,明明可以借此一飞冲天,直接在京城站稳脚跟。”

    “这才是他让我心惊的地方。”荆乐平感慨道,“才弱冠之年,竟能在如此机缘之前沉下心。”

    “旺福记要一两道拿手菜,他自然也要一两招后手盖压京城。”

    “如此气魄、心性,着实惊人!”

    冯展华眼中有厉色闪烁,“此子心气太高,他要一进京城就冠绝四院一监,也不怕到时候被打脸。”

    “别忘了,他可是李长安,一诗出,就能横压文圣榜;一部话本,便能让朝廷通传天下。”荆乐平道,

    “如果他文道还在,距离他在京城开五家旺福记的日子,就不远了。”

    “这是要把四院一监其他人都压下去,傲视群雄啊!”

    冯展华眸光流转,“不过他也说了,时间不会很长,两位贤公的面子他驳不掉。”

    “到时候也就和咱们没关系了。”

    荆乐平扫了一眼冯展华,“但愿如此吧……以后这种人,千万不能招惹。”

    “你看看他今天杀人的模样……”

    冯展华的呼吸陡然一滞。

    “长安啊,今天杀的会不会有点太多了?”书房里,秦修满有些担忧地问道,

    “我担心会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啊。”

    黄文瀚也在一旁点头。

    他和李长安并没有什么接触,但并不代表对李长安不熟。

    在山主王天罡回来之前,就是他给秦修满的底气,一定要守住李长安。

    赵贤公指着这两个关心则乱的人,对身旁的戊戌公笑道,

    “这两人久不经朝事,只知道圣贤文章,脑袋都有点迂了。”

    李长安抱拳禀告道,“副山主、掌楼,学生此举其实是故意的。”

    “故意的?”

    “不错。”李长安点头道,“明日学生会上一道折子,因太过愤怒,管教封地属官时下手过重,造成严重后果。”

    “自请撤掉学生所有封赏。”

    黄文瀚当即道,“这怎么行?你这可是大晋开国以来第一个实封,怎么能撤?”

    “副山主放心,学生忠勇伯的分封已经传遍了天下,朝令夕改,朝廷威严何在?”李长安笑道,

    “况且学生有白鹿书院在后面撑腰,明面上的面皮,朝廷是不会自己撕掉的。”

    “最多撤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你是说……世袭罔替?”秦修满有些回过味来了。

    李长安点点头,“世袭罔替这四个字太重了,如果学生是死人一个,这四个字就是废纸。”

    “但学生活着,那就是朝廷眼睛里的一根钉,悬在学生脖子上的一把刀。”

    “就算有书院在,朝廷也绝不会允许一个国中之国的出现。”

    “学生自己送一个把柄过去,只要这一世封地,朝廷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能给学生留下不少好印象。”

    “这封赏,最难开的口子,实际上食邑封地。他日学生要是能成三品,世袭罔替还是可以加上去的。”

    “还能借此立威,一举数得。”

    此番话说完,

    黄文瀚和秦修满看李长安的目光都变了。

    这小子,心里估计全都是窟窿眼吧?

    “只是以后,你小子的名声可没那么好了。”秦修满叹了一声。

    在此之前,李长安的名声几乎没什么瑕疵,更容易聚拢名望。

    但这一场杀戮下来,必然会被有心人扣上杀性过重的帽子。

    “掌楼大人,您放心,这些学生都考虑过。”李长安道,

    “相比起所有人都叹服学生的文道之才,学生更希望让他们惧我、畏我!”

    “从此以后,谁再想对学生身边人动手,就会多些顾虑。”

    “这一次学生以德报怨,以后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李长安顿了顿,

    “说句大不敬的话,学生不是圣人,即便圣人以德报怨,也得让别人听得进他说的话才行。”

    “相比以德报怨,学生现在更认同一句话……”

    “哪句话?”不只是秦修满,另外三个人都饶有兴趣地看向过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李长安抱拳朝东方行了一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