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0章:镇抚使李长安 (第1/3页)
功德碑已经有十余年没有出现过了。 上一次出现,还是十二年前,北境山海城之战虽然惨败,但有数十位三品大儒浴血奋战,拼死拦住了南下的妖族大军,最终死去十人。 最后朝廷为那死去的十人,立下了功德碑。 可这一次,不是为故去之人,而是为活着的人。 并且还是涉及如此大范围,可谓世所罕见。 当第一个名字出现,便散发出让人为之侧目的璀璨光环。 这圈光环,从光柱上散开,迅速向外扩张,而后辐散向文昌碑所在的城池。 天空中下起了淡淡的光雨,好似春雨一般,沁润着所有百姓。 一座座文昌碑上的一道道光柱升空,再加上散发出的光晕,在短短时间内,笼罩了整个大晋。 每一个大晋国土上的百姓,都得到了光雨的洗礼。 紧接着就是第二个名字,又是一圈光晕涤荡开去,沿途落下点点光雨。 无论是在街上行走的路人,还是早已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亦或是还在床上躺着的百姓,都得到了光雨的滋养。 第三个名字,第四个名字…… 每一个名字出现,都会散出光晕,洒下光雨。 这是国运对登上功德碑者的赐福,也是这些登上功德碑者将气运撒向人间,滋养万灵。 而得到气运滋养的百姓们,也会将此人的名姓记在心里,反过来又会反哺这些立下大功的人。 世间万法莫不如此。 生息之间,乾坤契合。 “这是我的名字!”乌山郡则是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不断有人在高呼。 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功德碑记载,通过文昌碑名传天下,而且还有如此神异的景象。 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由衷的感到惊喜和自豪。 “这次回去,我看家中还怎么说我不务正业,哈哈……” “岂止如此?他们还会感到与有荣焉,这可是名传天下的大好事,我们为南方数亿百姓做了这么多事,如今终于有了回报!” 所有人都很兴奋。 一开始出现的名字,还只是南巡镇抚司的差役。 没有出现名字的人,全都抬着头,等待自己的名字光耀天下的那一刻。 哪怕只是短短的几个呼吸,也足以让他们骄傲地抬起头。 周围的同僚们,也都在拱手道喜。 大晋百姓也纷纷抬起头,看着天空中出现的异景,感受着身体因为光雨而得到洗礼,也将那些名字看在了眼中,记在了心里。 越往后,光晕就越强,洒下的光雨也就越密。 这一刻,举国为之振奋。 明明是早晨,天光已然大放,可天地间却飘洒着光雨,即便阳光在照耀,也依然无法掩盖这些光雨的存在。 李长安坐在院子里的栏杆上,抬头望天,心里同样极为期待。 麾下的二十一位主事司务,也都聚在这里。 这一次不需要修炼,国运的洗礼,气运的加持,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他们的修行。 哪怕是突破,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的沉淀。 反正功德碑在那,又跑不掉。 现在,谁还有修炼的心情? 封不疑早就忍不住了,抱出了十坛酒,然后开始轮流倒酒。 “大人。”封不疑抱着酒坛,来到李长安跟前,给李长安也倒了一碗。 李长安笑着接过酒碗,朝其他人举了起来。 众人也都举起酒碗,一口喝完。 接下来就是你一碗我一碗,谁都没有拘束。 今天是丰收的日子。 肩上的重担彻底消失,再不尽兴喝酒,往后估计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了。 “封兄,你说我们的名字什么时候出现?”有人笑着问封不疑。 封不疑想了想笑道,“我还真知道。” 众人齐齐看过去,颇为诧异,“你怎么知道?” 封不疑一口喝干碗里的酒,然后说道,“肯定在大人前面出现就是了。” “切……” 大家忍不住嘘了一声。 李长安靠在亭子的立柱上,抬头看着天,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旁边薛世清见状又给他倒了一碗。 “大人,这近两年光景,承蒙大人不弃,若非大人教导……” 话没说完,就被李长安摆手打断, “感激的话待会儿再说,等你的名字出现在天下人的面前,你我再共饮。” 薛世清激动地点点头。 谁能想到? 原本只是想过来蹭一蹭功德碑,没想到在李长安麾下,反而获益良多,回顾这近两年光景,当真感慨万千。 李长安不愿再让其他人来敬酒,索性自己拿了一坛酒,自斟自饮起来。 直到现在,他还有些不敢相信,好像还在梦里。 要说南方赈灾,压力最大的当属自己。 无论是大方向的确立,还是各项政务的施行,几乎都有他的影子。 南方赈灾万一失败,朝廷的惩处暂且不谈,他自己都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因为很可能是自己的无能,才会让那么多百姓还在受苦,浪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 万幸的是,南方赈灾不仅圆满完成,而且还得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这么长时间大兴土木,给南方三府打下了极好的底子,未来这里很可能会是大晋最繁荣富庶的地方。 没完成之前,是莫大的压力。 现在看起来,就是莫大的成就。 天空中,一个个名字还在闪烁着光辉,天空中的光雨根本就没停过。 反而有越来越密集的趋势。 当真像是来到了仙境一般,美景如画,好似江南落雨,如梦如幻,让人忍不住沉沦其中。 半个时辰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