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汇报工作 (第2/2页)
啥情况! 咋还有点儿鸿门宴的赶脚? 还有这话,听着也耳熟。 对了,徐庶吓唬庞统的台词。 “韩总,您这话得,我都不敢接了。” 韩三爷哈哈笑道:“不敢接,我看这底下就没有你子不敢做的事。” 顾北在香江的一通cao作,只要是摆在明面上的,韩三爷差不多都知道了。 至于怎么知道的,田志远跟他是老同事,几十年的老朋友了。 韩三爷刚听的时候,本能的就是不信。 在他看来顾北虽然有些手段,年纪轻轻不但在圈子里成功站住了脚,还积累下来了一大笔财富。 具体怎么来的,韩三爷也猜不透,不过想来应该是正规途径。 不然的话,早就有相关部门找上去调查了。 可这些事,韩三爷都不觉得新鲜。 时势造英雄! 眼下正是时代巨变,英雄应运而生的好时候。 出个顾北这样的能人也并不稀奇。 南方那边,比顾北年纪,底子薄的,借着改开这股风发家的不在少数。 可这次顾北在香江的一番cao作,韩三爷听田志远的时候,还真的被惊着了。 亚视、邵氏,这些名头,同为圈内饶韩三爷自然都听,并且了解过。 可这么多的大佬居然能心甘情愿的捧着顾北。 难道这里面还别的猫腻? 后来,韩三爷通过田志远又联系上了峰,一番分析下来,他总算是明白了。 这子还真是个人才网不但将扯虎皮玩的如火纯青,还能给自己造势,更将饶心理拿捏得这么到位。
如果顾北知道,韩三爷是这么想他的话,一定会大呼冤枉。 扯虎皮为自己造势这事,顾北确实干了,可要他拿捏人心什么的,他自认为还没有那么高的段位。 这次的事情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白了就是顺势而为,香江即将回归,像邵一夫和邱德根这样的有钱人难免心慌慌。 不趁着现在积极向内地靠拢,还等什么呢? 至于拿捏人心…… 顾北也拦不住人家愿意脑补啊! “韩总,您这可实在是高抬我了,我没那么大的胆子,这不,刚回来就向您汇报工作来了!” 韩三爷闻言大笑:“少跟我扯这些有的没的,你跟我汇报工作,我才不敢当呢,你又不是我的下属,行了,不跟你闲扯了,在香江那边有了大公司,往后是怎么想的?” 顾北立刻顺杆爬:“还能怎么想,为咱们国家的电影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呗!” 这句更加扯淡! 顾北真要是那么无私的,上次谈合作还能一直斤斤计较。 当然了,在商言商,韩三爷非常理解,谁也不会平白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就为了顾全大局。 再了,现在这个大局还是乱糟糟的呢! 广电下发新的规定,允许民营资本投资影视制作,其实就是以利诱人,将民间的资本吸纳进来,共同发展影视产业。 韩三爷深知想要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饱的道理。 要是没有好处,谁会吃饱了撑得往这里面扔钱。 “顾,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但是,我也不会让你吃亏的,你在香江那边的公司,往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开口,我只提一个要求。” 顾北忙道:“您。” “有合拍片的机会,我希望京影厂是首选,另外,帮我培养一批技术人才!” 合拍片的事,自然好办。 顾北在香江成立公司,肯定会瞄着内地的电影市场。 现在这边虽然是乱糟糟的,可架不住人口基数大啊。 想当年的《少林寺》,两毛钱一张门票,都能在内地卖到过亿的票房。 这么大的市场,韩三爷不信顾北不眼馋。 而合拍片,更容易打入内地的市场,还不占用每年内地引进外片的份额。 是要求,其实是韩三爷给顾北的一颗甜枣。 他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内地电影产业的技术后备团队。 要人才,京影厂是不缺的,但都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儿,年轻人完全跟不上,打下手,老师傅们都嫌他们碍事。 这样下去可不行,韩三爷明白,电影产业要发展,整顿混乱的市场是一方面,培养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他前段时间还曾向广电提出建议,公派一部分学生到国外去学习人家先进的技术。 就像顾北当初去NhK实习一样。 现在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韩三爷当然不会放过。 在亚洲,香江的电影产业一直是走在最前面的。 “韩总,就这?” 韩三爷点点头:“就这。” 呵呵! 顾北原以为还得费一番手脚,才能达成和京影厂的合作,没想到居然会这么顺利。 “得嘞!听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