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举贤不避亲  (第1/2页)
    “听闻老大人之子,诸葛庸,为人中正不阿,性情舒缓知书识礼……不如请老大人放手,让他来我火枪局,一展抱负如何?”    方觉突然说道,却是惊了诸葛青山。    愣神之后,诸葛青山笑了笑,摆手推辞:“岂可如此,庸儿人如其名,才不堪半斗,实在是庸碌无为。”    对于自己的儿子,诸葛青山从没想过,让他做什么高官。    因为诸葛家,已经有一个内阁首辅了,再多人入局,那就成族党了。    而且他也担心,自己儿子被各方刁难,甚至是陷害。更担心诸葛庸,因为高官厚禄,迷失了自己,让诸葛家蒙尘。    所以火枪局的官员推举名单里,诸葛青山一个自己人都没放进去。    现在方觉说起,关于火枪局的重要性后,诸葛青山更是不敢,轻易将诸葛庸放出来。    这些位置过于重要,若是诸葛庸行差踏错,到时候他的颜面毁了事小,误国可就是大罪了。    “老大人何必自谦,诸葛家门风纯朴,自有教养,诸葛庸虽不在朝中为官……可是天下才子榜上,他可也在前列。”    帝尊阁有十大榜单,一共九十一人,都是天下最顶尖的。    其中才子榜,诸葛庸就在第五名。    “不过是帝尊阁抬举他罢了,哪有什么才华。”诸葛青山摇头哂笑。    他有点明白方觉的意思了。    自己赞同了方觉的选拔建议,那就代表内阁赞同了,省去方觉许多手脚。    如此一来,方觉自然要投桃报李,便让诸葛庸入局。    可诸葛青山觉得,这不好,也担心诸葛庸在这上头没什么本事。    岂料,方觉却笑道:“老大人有所不知,火枪局会是一个严谨的地方,最是需要令公子这样,中规中矩,严格守律之人。”    “这……还是不妥。”    方觉:“您是怕外人误议,是您为诸葛庸谋了前程?”    诸葛青山沉默,他是有些爱惜羽毛了。    “老大人,不是我说您,这些年您在位是做了许多好事,满朝多是您选拔的人……可为什么,偏偏不给诸葛家的人才一个机会?”    方觉刺激他:“听闻,您的亲弟弟,早年间因此不忿,去了南庆国,如今已经做到六部尚书了?”    “……”诸葛青山苦笑,因为确有其事。    “您看?”    方觉故意说道:“您虽然是无私了,可是却让我夏国失去如此人才,又资敌了。”    “这。”诸葛青山怔住,他还真没这么想过,总觉得自己不该将好处,都给自家人占了。    却没想,自家人是否因此,有过委屈,甚至是绝望?    “举贤不避亲啊,老大人!”方觉认真地劝说道。    看看满朝文武,几个不是裙带关系?    没本事的人,尸位素餐,有本事的人却要避嫌?    方觉觉得,这也很不合理,而且诸葛家真的基因太好,很多贤达之人。    来都来了,不给你抓几个壮丁出来,让你一个个浪费粮食混吃等死?    想都别想,都得出来给我打工!    就看不惯啃老的。    “举贤不避亲……”诸葛青山如遭雷击,早年间的一些事情,桩桩件件浮上心头,顿时觉得愧对自己的亲族。    别人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诸葛家,一人得道,其他人都不能入道了。    这显然也不合适。    “老大人,不必过于爱惜羽毛,千百年后的评书里,评论的是您的功绩与错误,不会有人在意您是否用了自己人。”    “虽然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可过于清高自持,也并非好事。”    诸葛青山闻言,顿时有些愧道:“少师言之有理……如今想来,我过于在乎自己名声,确实委屈了庸儿,也委屈了兄弟族亲。”    “如今还来得及……”方觉笑呵呵地说道。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诸葛青山就告辞了,方觉留他吃饭他都不吃。    忙着回去向自己儿子报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