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公开信  (第1/3页)
    第二天。    陆时像往常一样起个大早,随意吃了点儿,便继续磨《魔戒》三部曲。    而另一边,夏目漱石却没再对着《我是猫》用功。    他一边打呵欠,一边伸懒腰,    “哈~~~”    吾辈也跟着“哈~~~”。    一人一猫动作完全一致。    陆时说:“你怎么不继续写书了啊?”    夏目漱石无奈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上次伍德先生看了我的,我的心就老是不平静:有时候感觉自己很行,好像能出版;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不行,怕被人看笑话。”    这种心态,很多网文作者在上架之前有体会,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    浮躁。    陆时撇撇嘴,    “那你出去遛猫吧。逛逛,心情应该能平静下来。”    夏目漱石看了吾辈一眼,说:“算了算了,我怕被它挠。”    说着,他拿起一旁的报纸开始翻阅,    “我还不如再读读你的书评,感觉常看常新,能学到不少写作技巧。”    那篇《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他翻了不下十遍,整个版面的空白处都被各种笔记叠满了,    就这样还不够,得用本子加记。    陆时说:“怎么?你有兴趣写推理?”    夏目漱石写推理,想想就挺刺激。    但这件事也不见得不可能。    日本是本格派的起源地,    松本清张、横沟正史、江户川乱步,这三座“日本推理文坛高峰”会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耸立几十年不倒。    夏目漱石摆摆手,    “算了,那种东西我可写不来,对知识的要求太多、太杂了。”    作为一个纯粹的文科生,确实搞不定推理作品。    但《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里面讲述的很多内容是共通的,任何家取其精华,都足以提升构思作品的能力。    夏目漱石又仔细研读了几段,    之后,他问:“你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就这么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不怕……不怕……嗯……”    陆时提示:“你想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夏目漱石点点头,    “对,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在中国应该算是共识吧?”    陆时摇头,    “肯定不是共识。这句话只适用于某些行当。”    他沉默片刻,说道:“而且,我在写书评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夏目漱石无语,    “你‘想到什么写什么’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陆时只好重复道:“我真没想那么多。”    这是实话。    作为一名职业翻译,他接触的作品非常多,    读得多,自然会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能够将之见报,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实现心愿。    夏目漱石对陆时的写作能力已经见怪不怪了,便没有再多问,将《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放到一边,转而拿起《泰晤士报》,    结果,他只看了几页就坐直身体,    “这是什么!?”    陆时问:“怎么了?”    夏目漱石目瞪口呆的表情,过了好一阵才能把嘴合上,    他对陆时招手,    “你快看!这里有剑桥大学的公开信!”    陆时凑过去,    两人一起阅读信上内容。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陆教授福启:    近日拜读《浅谈叙述性诡计以及推理作品》,奇文大有点石成金之能,实乃世所罕见。    吾辈观之,夜不能寐、获益良多。    ……    陆时挠挠头,总感觉这个“夜不能寐、获益良多”好像在哪儿听到过,又或者冥冥之中天人感应到过。    夏目漱石倒是对这两个词没什么特殊的想法,    “陆,你看!剑桥大学邀请你去他们学校演讲!这么说来,那个赌约……”    陆时点头,    “没错,他们认输了,是我赢了。”    房间内不由得陷入安静,    “……”    “……”    “……”    吾辈被这突如其来的怪异气氛弄得有一点儿紧张,忍不住“喵呜~”一声。    陆时蹲下来,摸摸吾辈的头。    吾辈这才放松身体,仰卧着露出肚皮。    陆时一边rua猫,一边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剑桥大学这么有诚意。”    他的目光停在那封公开信的落款,    那里并非“剑桥大学”,而是一连串的人名,    斯宾塞·卡文迪许、    蒙塔古·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