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 各国心思 (第1/2页)
韩国,新郑。 赵王的使者在新郑驻留了数日之后,得到了想要的回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赵王的使者前脚刚离开,后脚韩王然就将三公九卿聚集在一起,商讨政事。韩王然清楚,许多人对自己答应的这么迅速心存疑惑,而今天就是自己答疑解惑的日子。 环顾了群臣一眼,韩王然平静地说道:“寡人知道,你们对寡人的决定心怀疑惑,是不是?” “臣等不敢!”包括主战派在内的大臣纷纷行礼。 韩王然摆了摆手,笑道:“无妨,寡人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的人。有疑惑尽管问,寡人说就是了。人言可畏,若是你们连这个问题都不敢问,那寡人岂不是成了暴秦了!” 眼见韩王然如此和颜悦色,一直疑惑不解的太常王方首先发言了,说道:“王上!臣心中困惑,请王上解答!” “说!”韩王然鼓励的语气显露无疑。 “我韩国变法已经两年,虽然比不上秦国的富庶,但较之其余五国已经不遑多让。所谓富国强兵,今国家虽然富强,但新军编练还未完成。如今赵王提议六国发秦,看似声威浩荡,但秦国虎死威犹在,怕是不见得那么好打!秦国誓死反扑之下,我韩国首当其冲,难免伤亡过大!怕是会白白便宜了赵国!” 韩王然点了点头,深以为然。韩国本来就比较富庶,经过这两年有意识地发展地方补贴农户后,经济更是突飞猛进。虽然谈不上让每家每户天天吃rou,但至少韩国基本上已经没有饿肚子的-----除非他太懒。 “太常,你刚才说的。寡人都赞成。表面上看,我韩国新军尚未完全编练完毕,但战事可不等人啊!寡人倒是认为,真正的强军铁军百战之师全都是一刀一枪地杀出来的,打出来的。闭门造车是万万不可。至于你刚才的担心,寡人也考虑了。赵国想让寡人的韩国当他的马前卒,赵王愿意,寡人还不愿意呢!” 群臣发出善意的笑声,的确,一向明哲保身惯了的韩国。想占一下韩国的便宜,赵国还需要掂量掂量。 气氛打开后,韩国宗正也开口了,说道:“王上,既然答应了赵国,我们韩国不出力的话。赵王会不会因此对我韩国心怀不满呢!” 韩王然狡黠地笑了笑,言道:“宗正,这个话可不能乱说。赵王志在伐秦,想要削弱秦国来维持他的权威。秦国弱小了,我们西面就没了威胁。这样的好事我们韩国怎么会甘于人下呢!只不过,我韩国还是太弱小了啊!其他国家很积极,我们抢不过他们。” 群臣恍然大悟。原来韩王然打的是这个注意。表面上第一个爽快地答应,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自行其是。六国大军聚集起来后,总有积极的消极的,韩国躲在其中,让赵国也挑不出毛病。毕竟赵王可是发起者,赵国不出力谁出力! 太尉暴鸢这个时候开口了,问道:“王上,我们韩国派出多少大军为妙?” 既然决定了出人不出力,形式就变得很是重要。韩国总不能派出几千老弱残兵打酱油吧! 韩王然想了想。太多了耗费粮草,太少了又没有了话语权,这个度需要好好拿捏。“太尉以为出兵多少合适?”韩王然决定把这个皮球踢给军方第一人。 “唔”,暴鸢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下,说道:“臣以为。六万即可。” 韩王然点了点头,却把目光瞄向将要担任主将的蒙骜,说道:“郎中令,你以为呢?” 一向谨慎有礼的蒙骜略一沉吟,也是答道:“回禀王上,臣以为六七万即可。燕国齐国偏远,国力弱小,出兵最多不过三四万。赵国是主力,我韩国出兵六七万的话,应当与魏国出国持平。” 韩王然笑了笑,言道:“那就依照太尉所言,出兵六万即可。郎中令,寡人把这六万大军交给你,你可不要辜负了寡人!” 蒙骜万万没想到,韩王然会把这个优渥的机会给自己。当即勉强压抑住内心的喜悦,大声说道:“王上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韩王然笑意更浓,将暴鸢李牧一闪而过的失望全都收在眼下。嘴上却是打趣道:“寡人可不用你鞠躬尽瘁,寡人还指着你和暴太尉,李卫尉一起为寡人征战天下呢,哈哈!” 蒙骜情知自己失言,抱拳致歉。 韩王然摆了摆手,说道:“不要以为这是个好差事!寡人可是有许多要求的。” “请王上吩咐!” “第一,低调。寡人希望这次伐秦既能起到练兵的作用,又不暴露我韩国的真正实力。过早的锋芒毕露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郎中令你应该比寡人更清楚!” 蒙骜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刚不可久,这个道理很实用。如果在伐秦中大杀四方,出遍了风头,赵国首先是不悦,其他各国也会忌惮自己,无形中将自己孤立起来。 “第二,谨慎。这次伐秦,六国的心究竟齐不齐,寡人不好过早的下结论。秦国的白起用兵匪夷所思,曾在数十万楚军的包围下游刃有余。如果寡人是秦军一方,一定会不择手段离间联军,各个击破。郎中令,你要在控制伤亡的情况下,周旋于各国势力间,任重而道远啊!” “喏!” 韩王然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是考虑到蒙骜的性格,自己才把伐秦这件大事交给蒙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会把暴鸢李牧弃之不用,对他们,韩王然另有所用。 蒙骜这个时候却是开了个口,说道:“王上!既然您任命我为主将,那臣可不可以挑选大军?” 韩王然也是干脆,说道:“可以!除了羽林军,其他各营各将。任你挑选!” 这次赵王虽然嘱咐大军在安邑集合,但考虑到韩国占据的地形,六国大军多半会兵分两路甚至三路,其中的一路肯定是武关!在崎岖的山道上,身为骑兵的羽林军优势真的不大!甚至会成为大军的拖累! 蒙骜也是这样的考虑。因此他只要了虎贲营。至于副将,乃是新晋的骁将颍川郡郡尉魏辙,手下大将则是朱亥。 决定了出兵的将领后,韩王然对治粟内史说道:“刘内史,赵王建议的是来年四月出兵,在这个时间之前。你要准备好六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用度。没问题吧?” 刘光快速地计算了下,很快回道:“回禀王上,没有问题!” “那就好!太尉!” “臣在!”暴鸢出列行礼道。 “如果寡人还没记错的话,如今就有一支军队在新郑附近集训吧!” “回禀王上,确实如此!” “嗯!那这样,待会下朝后。你陪寡人去走走!我们君臣二人好好商量下如何加快编练新军!” “臣,遵旨!” 韩王然不过三言两语间,就向群臣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暴鸢还是非常受宠的,自己这次没有让暴鸢带兵出征,是有别的考虑。 魏国,大梁。 赵国使者在离开新郑后,就转道大梁。向魏王转达赵王的“期望”。在读了赵王的亲笔信后,魏王没有在第一时间下决定。而是让典客出面,好好款待远道而来的赵使,自己则是召集了群臣商讨这个大事。对这样的流程,赵国使者也是十分熟悉。当然也就装糊涂地去享用美酒佳肴去了。 大殿里,魏王的脸色很是难看。四国会盟的时候,明明说好了魏国的主攻方向是往南,是楚国。可现在赵王又反悔了,想要先打压下秦国。秦国!秦国是那么好打压的吗!如今魏国的河东郡包围着函谷关,如果选择正面强攻的话。魏国的损失一定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