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返销粮  (第2/2页)
/br>    来到地方。    我滴个乖乖!    高考算个啥,小巫见大巫。    这才是真正的人山人海。    粮站要说占地不小,顶大一院子,顺着门口踮脚一望,只见人头,不见空地。    几条队伍从院内排到院外,沿着机耕路,还绵延出二里地。    怕是不下三四千人。    李·路飞同志很怀疑二姐排没排到。    找了根电线杆,把三轮子锁上,帽檐再压低几分,一路喊着“我不买粮,我找人的”,向粮站里头挤去。    周围有拉架子车的,有推独轮车的,有骑自行车的,有挑箩筐的,有肩披麻袋的。    也有仅仅端一个脸盆,或一只竹篮的。    像极了电影里逃荒的灾民。    令人唏嘘。    所谓返销粮,是指国家对受灾和粮食不能自给,以及征收过量的地区,进行的一种救济返还措施。    本地属于粮食不能自给。    老百姓年年盼着返销粮,但真到节骨眼上,又着急荷包。    返销粮不白领,要花钱买的。    价格还略高于市价,早上听老妈讲,今年是1毛5一斤。    农民买不要粮票而已。    “乱了套啊。”    李建昆皱眉。    公社完全没个安排,通知一放,说返销粮到位,可以买了。    导致附近9个大队的社员,一窝蜂涌过来。
    要知道,眼前这场景,已经是消化大半天的结果。    可是呢。    买粮的长队仍像蜗牛样蠕动,前面有个粮仓似乎刚分完,要更换新粮仓,这条队伍一下乱了,人群向其他队伍挤去。    怒骂声、打架骂,哭喊声,踩踏声……不绝于耳。    看着大家无序的,毫无谦让和尊严的抢购返销粮,李建昆的心情坠入冰点。    讲真,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拍不出如此宏大且令人沮丧的画面。    他想做点什么,根本无能为力。    只能沿着队伍焦急寻找,花了好一阵,总算瞧见果然还在排队的二姐。    李云裳这条队伍还算有条不紊,不乱,就是慢。    旁边空隙大,紧挨着商品粮粮仓。    那边情况,天壤之别。    镇上居民,人手一粮本,提前交上去,工作人员按顺序叫名字买粮。    他们甚至不需要排队,悠哉坐在屋檐下。    李云裳见弟弟望着那边,酸溜溜说:“人家买的还是纯大米呢。”    “咱们买的啥?”    “掺了玉米跟豆子的。”    李云裳丧气说完,忽又笑起,露出梨涡:“你以后也吃商品粮哩,争取留在大城市,比他们还舒坦。”    李建昆心里五味杂陈,眼泛血丝,道:“姐,伱想去大城市吗?”    “啊我?”    李云裳诧异:“我哪有这资格。”    想吗?    咋能不想咧。    不说其他,你看看这买粮,她猜到上午人多,特意中午才过来,排到现在还没到。    跟她一道来的镇上居民,只怕回家都睡一觉了。    “资格?哼,挣一个就是。”    “你说啥?”    “姐,你给我一两年时间,我保证把你弄城里去。”    “这……能行?”    李云裳心头狂跳。    这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做梦都不敢朝这方面想。    李建昆用力点头。    姐啊,你根本不知道,你和周围环境多么格格不入。    把你生在农村,是老天瞎了眼。    日后网上常有言论,农村如何好,日子多逍遥,吃喝不花钱,生活乐无边。    好个粑粑!    一帮在大城市卷不过的家伙罢了。    这些人根本没明白,他们放弃奋斗,将直接导致他们的孩子,跟城市孩子差距越来越大。    命运循环。    等他们渐渐变老,在农村,一个脑溢血,就等于宣告死亡。    农村,如果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那么有空常回来看看。    也便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