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冒顿:摇人,给我摇人! (第2/3页)
国,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巴国其实并不算特别闭塞,主要是有水运,因此刘邦才能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现在始皇帝掀桌子了,天下各地都纷纷出现了异动,其中究竟是谁在传递消息暗中撺掇已经不好说了,但是这个群体的力量已经可见一斑。 然而事实上显而易见。 钱是不会凭空变出来的,赋税从十五降低到了十一,这意味着大秦从粮食方面获得的财政收入将直接降低四倍之多。 “不仅如此,巴蜀也有异动……”李斯揉了揉眉心。 冒顿,作为真正意义上统一了草原游牧民族建立大匈奴的雄主,是毋庸置疑的人中豪杰。 甚至于,让大秦的右相李斯都感觉到头疼。 匈奴的新单于冒顿送走了来自于东胡的使者。 那就未免太看不起大秦的百万大军和坐镇中央一生未尝一败的王翦王老将军了。 终结这场混乱是必然的,而对于大秦而言需要计较的是怎么样在最快的速度终结,并且尽量的降低自身损失。 倘若东胡和月氏有脑子的话就应该知道想要南下绝非易事。 秦国边境的长城已经大概完成,防线已经成功建立,二十万大军也还没有撤走,边镇重城相互依靠。 现在都局面,若说一点麻烦都没有那是不可能,贵胄和巴蜀以及戎人乌氏一乱,那对于大秦而言就是内乱。 战争激烈的地方还会严重影响地方生产建设,后期重建和恢复也会花费不少精力。 汉朝时期巴蜀之地发生过一次严重地震,以至于水流改道,从那以后巴蜀才彻底变得易进难出,以至于哪怕是诸葛武侯都难以逆天改命。 最要命的是,军方全体,大约是支持始皇帝的。 冒顿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也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因此对方的使者给了冒顿十天的思考时间,也是站队的最后通牒。 赵泗无奈的看了一眼只觉得李斯在和自己开玩笑。 “这次反抗恐怕远比预想之中的更加激烈,戎人和乌氏恐怕也会有所动作……”李斯摇了摇头。 哪怕李斯亲自站台,始皇帝为之背书,赵泗下场开启诡辩,都难以压制住所有的声音。 至于后来发生较为严重的改变主要是因为鞑子对巴蜀一带的屠戮可以说是惨绝人寰,巴蜀因此十室九空,湖广填川以后,巴蜀一带的习俗以及风气方言都直接换了一茬。 所有的矛盾所有的冲突,本质上也不过是利益和阶级的冲突罢了。 “天下待动啊……” “会有危险么?”赵泗开口问道。 当然,法家例外。 “想一出是一出。”李斯翻了个白眼看着案几上堆的齐人高的公文没好气的开口说道。 豪族,贵胄,学派领袖,将会伴随着这道政令齐聚关中。 这些特殊地区兵器的携带都极为严格,对于地方的祭祀纠正和习俗纠正也更加严格和酷烈。 这也就意味着,东胡和月氏将在这个秋天正式向大秦发兵。 至于说让大秦情况危急,甚至威胁大秦国运? 由此可见,始皇帝之所以迟迟没有迁移六国贵胄,多半是因为大概始皇帝是没把这个群体视为严重威胁的。 第二道奏折来自于南越,赵佗上报,南越诸部劫掠日起,山蛮有骄横复动之色。 尽管东胡的使者已经告诉了冒顿秦国内部会起兵戈,可是现在不还没起? 正常流程不应该是先观望,中原混乱了在出兵?哪有费心费力去顶着二十万大军和长城给别人打头阵卖命的? 因此东胡和月氏现在急不可耐的行动的目的必不可能是秦国。 如果说第一次迁王陵令只是一项试点工程,重点拔除了几个代表性贵胄的话,那这次迁王陵令就是彻底普及天下。 然而可惜的是,皇帝是始皇帝。 ……… 法,农,墨,阴阳,将在第一次血腥厮杀之中幸免。 他希望这并不是一时的安定,而是长久的平稳,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孙子…… 而另一边…… “大秦已经一统,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时候敲定下来了,我对诸子百家都没有什么偏见,但有些学派的思想实在是太过于离谱了一些,作为能够开学传教的学派,倘若教授的知识没有束缚和界定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