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来当赵王如何? (第1/2页)
第429章你来当赵王如何? 融骨认亲和认祖归宗是私底下进行的,但是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赵泗……嬴泗的名字被正式收录族谱,这样的大消息依旧不可抑制的传播开来。 现在的天下很乱,咸阳的舆论话题很多,但是在这一刻还是被这个重磅消息给压住了。 归根结底在于赵泗的地位太过于特殊。 倘若他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私生子,那或许并不会引起什么轰动。 但赵泗在认祖归宗之前,就已经是始皇帝最亲近的臣子,其地位诺大的朝堂更是无人能比,出入宫禁都无需通禀…… 而最关键的是,他还是长公子扶苏的儿子。 同时,他的母亲出自于赵国宗室族长的亲meimei,虽是私生子,但是论出身也同样尊贵。 而且! 现在赵泗起居歇息皆在皇宫,居住的还是始皇帝的旧居。 虽说隔代亲,可哪有这个亲近的道理? 赵泗就算没有正式成婚,可也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了,要知道扶苏可是十三岁就被始皇帝打发出宫单独居住,而除了赵泗之外,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孙子能够在皇宫之中居住。 更不用说始皇帝现在每天处理朝堂政务,都会带着赵泗,和赵泗同坐一案。 这一点,三公九卿都可以认证。 更不用说赵泗得到的批语,人之珍美,天生富贵,这样带有几分玄幻色彩的评语被始皇帝亲自认可,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可以看出来始皇帝爱孙之心切。 因此……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扶苏的门客以及支持者共聚一堂,为此刻的大好局面而欢呼喝彩。 这次宴会,由资历最高的在野右相王绾召开。 其次有冯去疾,白应,龚休…… 三公来其二,九卿来其五,更有老氏族出身之人…… 说是半个朝堂也不为过。 嗯……值得一提的是,长公子扶苏并不在邀请的行列。 毕竟他们要讨论的事情是立储之事,这种事情不论如何,长公子扶苏到底是要避嫌的。 况且长公子扶苏向来比较有主见,不是一个愿意被cao控的人,谁也不希望在现在的大好局面之下因为扶苏的原因出现什么变故。 所谓宴会,宴会是其次,主要是为了达成一致。 即立储! 在场诸人意见不一,但是也都认可现在的局面一片向好,因此最终王绾拍板决定,准备开始扶苏归咸阳以后的第一次尝试。 于是…… 陪同始皇帝处理奏折的赵泗,自然而然也就看到了这样的奏折。 “嗯?有朝臣认为现在大秦储君迟迟未立,长此以往,恐怕人心不稳,大父……”赵泗看向始皇帝轻声开口。 奏折很长,从很多个角度分析了不立储君的危害,还举了很多例子,恐怕足足有小两千字,赵泗通篇看下来都觉得挺有道理,不过赵泗还是果断的缩略了其中的繁琐之言,将主要信息带给了始皇帝。 “拿来看看。”始皇帝伸手,赵泗将奏折递过去。 始皇帝定睛看去,许久才看完。 “你认为这奏折写的如何?”始皇帝开口说道。 “言之有理有据,是不错的谏言。”赵泗开口说道。 “确实不错……”始皇帝点了点头。 这与其说是奏折,不如说是谏言,御史专门就是干这个的。 “像这样的奏折如何批阅?”赵泗开口问道。 始皇帝简单的批笔然后示意赵泗盖印。 “如果遇到这种事情,不怎么要紧的情况下,只需要告诉臣子你已经看过了便是,不一定所有奏折都需要一一答复,处事者,先理急,后定大事,这样的事情只能排外第三位。”始皇帝开口说道。 赵泗点头。 现在燕赵之地的秦军进展顺利,但是总体来说混乱还是不可避免,大秦正在经历阵痛,因此这样的事情还真排不上号。 立储这事吧,赵泗也不知道始皇帝咋想的。 历史上大秦二世而亡其实和始皇帝迟迟没有立储脱不开关系。 扶苏被拖得时间太久了,始皇帝迟迟不表态,本就人心浮动,再加上始皇帝或许是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宠幸胡亥,都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假象,扶苏未必是始皇帝定下来的储君,因此才给了胡亥和赵高的可乘之机。 倘若始皇帝早早定下来扶苏的储君之位,胡亥哪还有机会和扶苏竞争,支持者数量都不在一个层面。 别说扶苏和始皇帝政见合适不合适,最起码扶苏倘若登基继位,大秦大概率是不会二世而亡的。 扶苏真要是上位就铁了心分封,说句不好听的,大秦可能还真能多苟个两三百年。 毕竟治理关中之地的难度和治理天下的难度还是差别挺大的。 难度高的时候,降低难度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最起码不至于像胡亥那般满盘皆输。 故而,大秦二世而亡,始皇帝肯定要背锅,这是不可否认的。 尤其是不立储君这一点,站在任何一个时代来看这都并非明智之举。 不过真正身处这个时代,尤其是成为了始皇帝的亲孙子之后,赵泗多少也有点理解始皇帝。 故而在这种事情上赵泗也没有过多评价。 反正有自己在身边,始皇帝肯定不会早死,现在始皇帝才五十多岁,哪怕拖到六七十岁再立储君也没有什么妨碍,倒也不必再急于一时了。 不过赵泗也清楚,因为自己身世大白于天下的原因,扶苏的支持者们,恐怕是等不及了。 果不其然,今日的奏折之内,竟然出现了足足五个御史劝谏始皇帝册立储君的奏折。 甚至于还有人狗胆包天敢在这种情况之下将天下大乱和始皇帝没有册立储君联系在一起。 没有储君,人心就不能安定,人心不能安定,所以天下大乱久久不能平息。 确实是狗胆包天,不过你要说他完全没道理吧也不对, 如果始皇帝果断册立扶苏为储君,那么身上有一半楚国血脉且娶了楚国宗室女昌文君的侄女的扶苏,对于楚国贵胄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吸引力。 毕竟扶苏的人品还是可以保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