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海归_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要做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要做皇帝! (第3/3页)

于是三百被李斯精心挑选的幸运儿带着死了妈的神情踏上了前往赵国的路。

    关内和关外完全是两个世界,谁愿意去关外啊。

    三百吏员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扔在诺大的一个赵国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出海归来,种种神异……其实赵泗身上是带点神话色彩的。

    只不过颇受微词的一点就是萧何打破了很多规矩,譬如他的约法三章,譬如罪犯戴枷办案。

    “最坏呢已经过去了啊。”赵泗笑了笑扶住始皇帝。

    这当然很累,始皇帝心知肚明。

    只不过时值立储的关键档口,除了少数一些人上书以外,倒是诡异的安静。

    所以,尽管这个选择违背了赵泗的个人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对于吏员调控,通常都是在关内业绩考核比较差的,才会被分配调剂到关外。

    总之就目前而言,每年大秦的关内都不停的在向天下输出秦吏。

    如果真的可以长命百岁的话,那自己现在拢共也不过五十多岁,抛开昏聩老迈的年纪不谈,自己最起码还有三十年的时间,那就确实如自家的好圣孙所说,有些东西,未免也太过于急躁了一些。

    其次,哪怕自己的父亲扶苏天生长寿,继位以后又能够剩下来几年?

    尔后,扶苏,也并不一定就会被麾下群臣的意志所裹挟。

    赵泗去了兽苑和五谷园,仅留下始皇帝一人于大殿之内沉思。

    所谓惫懒,偷闲……

    倘若诸葛亮真能够三兴炎汉,对芸芸众生的思维引导将会是空前绝后。

    而恰恰好好,赵泗又处于这个位置,背负了始皇帝沉重的期待。

    所以如果情况真的特别顺利的话,是不是能看一下第四代?第五代?

    第二代就不说了,当真能够让自己看到令自己满意的四代五代,那就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是没有遗憾的。

    乃至于很多很多东西都因为他的意志可以更改的时候,责任就决不可推卸。

    是的,他们的心情并不美妙。

    自家好圣孙的孩子也要出生了。

    李斯面对些许微词自然也是唾面自干,继续执行。

    李斯可能会站在赵泗这边所有人都想过,可是没想到李斯动摇的如此彻底。

    不像是关内,老秦人对律法的敬畏根本不需要他们多费口舌。

    乃至于始皇帝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将赵泗视为祥瑞。

    现在咸阳的头等大事是,韩信的归来!

    哦不对……自家好圣孙说自己能够长命百岁。

    只有这小子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只有好圣孙,才能够让大秦的一切彻底定格下去。

    “大父要乐观一些嘛。”

    然后扶苏继位以后还得不忘初心力排众议,彻底打破始皇帝立下的规矩,才能够大肆封王。

    想想赵泗跳脱的大脑,始皇帝坚定不移的认为,倘若有什么延寿秘术,这小子决计是不会藏私尽数用在自己身上的。

    ……

    老人的想法常常如此,总想让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真要严格要求的时候,心头一软,又觉得自己吃过的苦没必要再让孩子走一遭,盘算盘算,自己还算年轻,却还想给孩子留些余地。

    韩信项羽,可都在他的麾下。

    而从地域上可以分为关内的秦吏以及关外六国的新地吏。

    再怎么说现在李斯也是大秦的丞相,而非赵国的丞相。

    但是始皇帝没得选。

    没有账本没有田契并不是问题,直接强行再分配就行了。

    一时之间,赵国安定。

    严格意义上来说,论个体战斗力,他比项羽还要恐怖。

    赵泗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自己的父亲扶苏和始皇帝的政见冲突是摆在明面之上的。

    钱少,事多,还全是刁民。

    尤其是在赵泗说出那句我要做皇帝之后。

    好在……

    就算真的广开分封制,赵泗也有绝对的信心解决。

    潜规则,到处都是,哪怕是以律法著称的大秦。

    毕竟他的战绩太恐怖了……

    这种战绩,哪怕是放在大规模战争不断的战国,都是排的上号的了。

    因此在始皇帝下令使韩信回转咸阳以后,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韩信的行程。

    而今日,大秦新贵,一战而定阴山的年轻将领,赵泗的门客,终于抵达了咸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