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融洽的爷孙关系! (第2/3页)
冯去疾心中有些不宁,眉头紧皱的离开了王绾的府邸。 徒留下王绾一人,咳嗽的声音陡然变得剧烈,孙子王珲连忙扶住王绾的身体不断的为王绾舒缓后背。 “珲儿……你觉得赵国如何?”王绾好不容易顺过来气以后开口问道。 王珲,算是王绾最中意的孙子了,不是嫡长,但在王绾这里受到的宠爱丝毫不少。 “大父,我不明白。”王珲跪坐在王绾身侧开口。 “不明白甚么?”王绾闭着眼睛问道。 “长公子他……” “大父引退之后,门生因此四散而走,剩下的没有几个,昔日的学生和提携的同僚也没几个过来探望的,但是偏偏长公子先后探望数次……况且长公子他……”王珲语气有些质疑。 “是啊……长公子他是个好人。”王绾点了点头。 “那大父何故?”王珲皱眉。 “珲儿,我老了,所以有些话,我也不愿意避讳,倘若没有陛下,那长公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王绾眼中带着几分无奈。 “陛下,独爱小公子,而不爱长公子啊……” 在这种局面之下,长公子身上令他们喜欢的人情味,又何尝不是弱点? “我不想去赵地……”王珲摇了摇头。 “那便不去了……留在咸阳给大父送终也好。”王绾摇头失笑揉了揉王珲的脑袋。 长公子的人格魅力,确实很大。 王珲的抗拒是情理之中。 不过这无所谓……毕竟王家的族人不仅仅只有一个王珲。 更何况,王珲,并非嫡长。 身为长公子的党羽,姑且算是长公子的党羽…… 两头下注,权衡利弊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关外有世家大族,关内也从不缺乏。 王绾虽然被李斯压的失声,可归根结底,李斯才是那个暴发户。 他李斯,有几个儿子?有几个族人? 毕竟,长公子和小公子,可是父子,两头下注,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尽管目前看来长公子和小公子的隔阂和阵营越来越明显,可是最坏的情况,并不一定会发生嘛。 不止王绾…… 扶苏麾下的老氏族,关中的旧贵族,其实都差不多。 他们才是耕耘百年的庞然大物,相应的,他们能够做的选择之多,容错率之高,盘根错节之恐怖,就远不是李斯能够与之相比的了。 而另一边,刚刚回归咸阳的韩信,就第一时间得到了始皇帝的召见。 皇宫之内,大殿之中。 韩信与项羽于其中站定。 始皇帝高居主位,赵泗陪坐于侧,看着历史上水火不容的二人。 “臣韩信!参见陛下!参见公子!” 二者皆躬身执礼。 “朕听说,你是泗儿的门客?”始皇帝看向韩信。 韩信点了点头。 尽管在回来之前就得知自家主公摇身一变成为大秦公子的事情,但是韩信依旧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展开。 他人在关外,再怎么关注关中消息,也不详尽,只是听说始皇帝颇为喜爱自家主公,可是今日一见,依旧使之心惊。 “既然如此,不必拘礼,坐下回话。”始皇帝开口,宫人搬来坐垫。 韩信行礼以后严肃的跪坐下来。 项羽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看着高居主位的始皇帝和一旁的赵泗。 他听从了叔父的意见选择了隐忍,从世家贵胄摇身一变成为奴隶,一个执戟郎,这绝对是他最大的耻辱。 但是他熬过来了…… 时至今日,他又重新站在了始皇帝的面前。 而他,和始皇帝的距离,如今不过十步之遥。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只是,当他的目光对上了似笑非笑正在审视着自己的赵泗的时候,项羽抑制住了自己内心的冲动。 “好久不见,项籍!” 赵泗笑了一下看向依旧站着的项羽。 项羽闻声,惊讶的发现始皇帝似乎并不在意赵泗的喧宾夺主之举。 “陇西的战报我看过,帅军之功,皆在于韩信,破敌斩将夺旗之功,尽在于,大秦向来不会亏待有功之士,赐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