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海归_第二百零一章 没有人可以左右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没有人可以左右孤 (第2/3页)

原来赵泗并不是要抛弃他们。

    “请殿下治罪!”简脸色越来越黯然。

    简闻声脸色为之涨红:“殿下……”

    或者说,当简义愤填膺行事之时,他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你们办不完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办,要给大秦帮忙,听孤的话,不能给孤添乱。”赵泗开口说道。

    “诸子百家,人心迥异。开放学室是因为法吏不足,却并非孤不信任关内的老秦人。

    倘若法吏皆出自关中,六国旧民只能仰仗秦人鼻息,那不论如何,秦国迟早还会发生动乱。

    但是这句话落在简耳朵里无疑是赵泗的遗憾。

    以至于简更加羞愧,归根结底,还是关内的法吏不够用。

    所以这种情况下,给殿下添乱,真的是一件很不合时宜的事情。

    殿下不仅没有舍弃关内法吏,甚至还需要他们的帮助。

    是的,六国旧人,新吏,乃至于诸子百家,不正是异端么?

    殿下开放了学室,心里真的会放心的下么?

    无奈之举罢了……

    简信了,也由不得他不信。

    “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毕竟,你做的事情……”赵泗指了指李斯。

    “降爵三级,罚二甲,俸一年……可认罪?”赵泗开口问道。

    “臣认罪!”简闻声为之顿首。

    有实话,话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行为。

    简被抓,却被赵泗特赦,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而事实上,放过一个简,确确实实能够有效缓解矛盾。

    关内法吏的忠诚度还是毋庸置疑的,仅仅是开放个学室,不至于闹到关内法吏和大秦储君相持不下有你没有的局面。

    因此彼此之间都需要一个台阶。

    赵泗给关内法吏了一个台阶,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接受。

    当然,赵泗暗中派人不遗余力的宣传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关内法吏是一个群体,却并非党派,核心凝聚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尤其是在李斯这个名义上的领头羊公开反水以后。

    当然,赵泗特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关内法吏安心。

    同样,也是做给开放学室的受益者看的。诸子百家,新吏,这些群体被关内法吏压制的太久了。

    生死存亡之际,涉及学术思想之争,赵泗但凡露出一点不喜欢关内法吏的苗头,他们就会不遗余力的推动党争,力求将旧吏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毕竟,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良性竞争也好,缓慢过度也罢,都是一种手段,大秦已经一统天下,确确实实到了转型的时候。

    但是,并不意味着非得掀起来党争,有我没他。

    六国和新吏可以用,关内的法吏也是活生生的人,难道他们的思想就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么?

    简只是一个典吏,但是对简的特赦是颇有意义的。

    “看吧……我就说,殿下并非不智之人!”

    赵泗的府邸之前,骑在驴背上的卢生笑眯眯的看着坐在牛车上的黄石公。

    “关内法吏,上苛下残,逆时而行,终究要被舍弃。”黄石公摇了摇头闭上了眼睛。

    “只许你们变通,难道就不许关内法吏与时俱进了么?”卢生闻声发笑。

    “没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啊……秦人莫非还能违抗大王的王令不成?”

    黄石公闻声,皱了皱眉头,却并没有多说。

    二人在赵泗府邸前的交流惊动了守卫的隶臣,于是上前驱赶。

    “我听说殿下颁布招贤令,广召天下贤人,因此才从家乡赶来,难道殿下的贤人已经够用了么?”卢生见隶臣驱赶开口问道。

    好在,并没有什么狗血的装逼打脸的故事。

    招贤令是赵泗亲自颁布,赵泗府邸的隶臣又是季成这个谨小慎微的性子的人调教出来的。

    闻听招贤令,自不敢自作主张的驱赶,于是躬身赔礼道歉,按照流程将二人请入府邸备好考试所用的笔墨纸砚。

    卢生见状为之惊诧:“殿下府邸,有能人啊……”

    黄石公不言,二人对着空白的纸张各抒己见,尔后封存交给隶臣,安心的在赵泗的府邸之内享用餐食。

    随着时间的发酵,招贤令的传播越来越广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