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同化征兵 (第2/3页)
br> 甚至于有机会的话,他们都未尝没有可能,效彷临海世家的推举制,来做一做这楚国之王。 这广大前程放在眼前,有着可以预期的未来,蓝照云傻了才会放弃就要到手的好处,跑去对抗如今楚国真正的执掌者,那位可怕的,让人生不起心思对抗的神武大王。 更别说。 就以苗人如今不到十万的人口,面对那数百万的楚人,在这种大趋势下,在不断的打压之下,他们想抵抗住这持续不断的同化,真的能办到吗? 甚至陆渊现在就死去,让陆贺上台,面对这种大势已定的局面,蓝照云都很怀疑,这种局势能不能挽回过来? 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吧。 所以最后。 既然反抗不了,那果然还是接受吧。 抵挡不了同化就抵挡不了吧。 反正只要他蓝氏一族还在,核心的几个苗人大族还在,就算只剩下的几百上千人,有他们这些人在,苗族就没有亡。 至于底层的那些部民,愚昧不堪,血脉低贱,没就没了吧。 苗人的意志,将由他们这些高贵血统来继承。 终有一天,先祖的后裔将会成为这楚国的统治者,成为楚国的王。 到那时,就是苗族重新挽回这世间的时日。 嗯,以上这些,基本就是躺平之后,蓝照云等人心中安慰自己的想法。 怎么说呢? 想法很好,很美满,很有想象力。 至于未来能不能实现? 陆渊觉得,还是等他们能够熬死自己再说吧。 熬不死,那就老老实实带着自己的幻想,跟着尸体一起埋进土堆里,成为世间的尘埃一份吧。 不过总而言之,不管蓝照云,不管五毒教,不管那些苗人的高层大族,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但如今整个洞庭地区内的苗人,在陆渊那三策的影响之下,正在飞速被同化吸纳,这是一个怎么也忽略不了的事实。 原本规模足有百万众的苗人,在一场场战争同化之下,到如今楚国时期,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 规模缩减了十分之九,可见这三策的效率与威力。 不只是苗人。 就连西川郡那边,李雄留下来的六七万羌人,也在这几年的同化之下,消失的无影无踪,基本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从此以后,羌这个字,大概只有提及李雄这些人的时候,才会被人说起吧。 具体的种族,确实根本不可能再出现了。 以上两个大获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陆渊策略的好用,是已经被证明了,有极大可行性与成功率的方案。 那么此时面对与羌、苗差不多的夷人,自然也能直接套用,稍加改变的应用过来。 “所以这第一步,减其男丁,就要看你的了。” 陆渊眸光深邃,望着李雄离去的方向,那里已经没了对方的身影。 想要从他的手中,拿到半郡乃至一郡的地盘,可没那么简单容易。 不做出足够的贡献,体现足够的价值,怎么能匹配这千里疆土。 帮自己征兵,就是李雄体现自己价值的任务。 靠陆渊自己,是招揽不了那些夷人的,对方不会听从一个外族人的命令,跑去跟自己相同信仰的同族人厮杀。 眼下也只有李雄,能帮自己做好这件事情。 毕竟对方已经差不多掌控了乌蛮国朝堂,并且渗透了弄栋国,还取得了不小成就。 有着这两国名义,有着这两国的关系人脉,有着这两国的体系,才能源源不断的从地方上的那些夷人部落中,召集来足够的兵马。 然后送上前线为楚国发光发热,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渊相信,对方不会让他失望的。 …… 李雄离去之后,在那大饼的诱惑下,很快就遵照命令。将手中控制的一万五千夷兵,调配到了城外,接受陆渊的指挥。 而陆渊也懒得多管这些,注定被当做耗材的夷兵,都没怎么改换编制,就直接让李雄任命了那些原本将领领着人,直接去攻打城南的大长和军营寨了。 他只是派了一万禁军,在后面作为督战队,负责监视和评定那些夷人的作乱。 对此,禁军诸多人表示,老手艺了。 当初他们就是这样,压着地方上的那些叛贼、苗人、降兵、乡勇,在前面为自己冲杀的。 此时再来,轻车熟路。 于是在一万禁军的压迫下,在城中妻儿性命的威胁下,在自己上官的驱使下,这一万五千的夷人,不得不硬着头皮,红着双眼,踏上了残酷的血rou磨坊,加入进了营寨攻防之中。 因为都是夷人,陆渊这边当然不会像先前那样,舍不得让禁军使劲勐攻,尽量减少伤亡。 对于本就打着消耗这些夷人男丁想法的他,此时有了机会,自然可劲的消耗。 一批又一批的夷人士兵,就这样被送上了战场,然后迅速被打残消耗,逃回来的一些也被那些凶悍的督战队,当做了逃兵处决。 这残酷消耗之下,不过短短半月,一万五千的夷人,就只剩下了三千余。 不过对此,陆渊毫不在意。 因为李雄那边已经有消息传回,随着派出去的各支征兵队伍下乡,乌蛮国统治下的各个小国、部落,很快又重新收刮出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