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剑指河谷 (第2/3页)
br> 当时西川之地,还是由楚国、西川、汉中三国共掌,皇城司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另两国之中,派往河谷的,只不过是些许眼线,并没太多人手。 所以最后稍稍搜查了一下,确认周人并没有插手这里之后,便也就将那些出现在河谷中的周人事物,当做是从西川郡那边传过去的了,并没有深查下去。 最终只是将情报汇总上去,按照常例,送到了陆渊这边。 当时情报送来的时候,他正忙着经略西南,根本没空去理会这些小事。 故此,那时只是过目了一遍,就不以为意,也没什么下文了。 可此时陆渊纵览地图,从天下全局去看,当初被忽略的信息,一下子就被联系了起来。 或许河谷当中,那些来自周国的事物,并不是从西川郡传入的。那些河谷的蕃人部落,也有可能是从另一条渠道,从另一个道路,获得的这些东西。 那隐藏在群山雪岭之间的蕃人,与周国之间,说不定就有一条极其隐蔽,少有人知的小道联系。 “查,立刻派人去查。派出你们皇城司的小使、小番,深入那些蕃人部落之中,一定要给我找出那条独径小道来。” 陆渊叫来了皇城外司的指挥使,亲自下达了死命令。 事关日后出兵周国,若真能找到这么一条小道,哪怕只能运送一两万人,对楚国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一两万精兵,在关键时刻,说不定就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力量。 “是,属下派出副指挥使,让他亲自带人去找。” 皇城外司的指挥使见大王如此重视此事,立刻凛然受命,心中却是将此事,当成的今年最为紧要之事。 打算回去之后,就立刻着办。 吩咐完皇城司派人去雪原河谷,寻找那条极有可能存在的小道之后。 陆渊又沉思想了想,让人找来了崔长青,询问楚国如今的粮草储备。 “大王,如今楚国战事止歇,去年屯备的两千万石粮米,没了大军损耗之后,现在还剩下不少。各地加起来,约有七百万石左右。” 崔长青对于这些政务,早就了然于胸,此时如实回答。 只是说完之后,像是猜到了陆渊问这个有什么目的一样,他又补了一句:“不过现在各地都在移民,西川、黔中二郡还有大量驻军,这些人都要朝廷输送粮食供养。 现在为了维持这些大军民众的生计,朝廷每月最少要支出两百万石粮食。 而今已经四月,大楚各地已经陆续播种,到了六月之时,才可收获夏粮。 所以这三个月内,最少要保证六百万石粮食,才能勉强维持如今局面。 大王若要动用这些储备的话,朝廷如今最多只能挤出一百万石粮食了。” 一千万石粮食,节省点的话,大约够一百万人一年所需。 前几年,陆渊征讨西南夷,虽然动用的禁军,一直都是只有十万人。 可楚国真正用在西南战场上的兵马,其实远不止这么点。 除去十万禁军之外,黔中郡内,还有三万人的郡府县兵,还有俘获的十数万夷人战俘,还有迁移而来的数十万楚人移民。 这些人前后加起来,便超过了五十万之数。 光是为了养活这诸多人,哪怕有那些移民以工代赈,还有俘虏帮着运输粮草,楚国都还要额外调拨二十万左右的民夫运粮。 七十万人的吃喝,加上路上运粮的消耗,打一场征夷之战,不算钱两,只算粮食,一年就要消耗千万石以上。 后面如果再算上陆渊曾帮着养过一段时间的昆海国,还有西川郡那边动用的数十万大军,在巅峰之时,楚军对于粮草的消耗,直接就达到了一年两千万石,也就是两百万人一年的口粮。 供两百万人吃喝一年,这对于当初人口只有六百万左右的楚国来说,几乎是让人窒息的一个数字。 一场战争,就直接打空了楚国从前越弘道八年到神武四年间,整整六年的积累。 六年时间内,楚国休养生息所积累的数千万石粮食,和国库内的上千万两银子,几乎被消耗一空。 若非后面靠着抢劫西南诸夷回了一波血,楚国怕是早就破产了。 而即便是如此。 到了去年,也就是战争尾声的时候,楚国依旧因为战争受到了极大影响,国内粮价涨了三分之二,对民生破坏严重。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后面陆渊才放弃剑川国,将这么大块地盘让给了乔康全。 因为楚国剩下的实力积蓄,是真的无法再打下去了。 国内粮价飞涨,楚国甚至还要向南海国的那些吸血鬼粮商买粮食。 再打,楚国就是下一个苏国了。 这种情况陆渊自然不愿意看到。 所以最后选择了停手,及早的抽身罢战,找了乔康全这个炮灰顶上去。 用三个藩国,拦绝了西南地区剩下的两个大夷国,南诏和大理的威胁。 楚国也得以从中抽身出来,开始如今的休养生息。 这才使得原先囤积的粮食,除去各地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