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三毛五的大黄鱼 (第2/2页)
制作虎皮鸡蛋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制作红烧rou的老步骤,无非就是多了处理鲍鱼的过程,对于红烧rou这一块,苏清风可谓是得心应手了。 红烧rou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招牌菜,更是事业的进阶点,还是有关前世的回忆。 白岳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 以前家里做饭的时候,他不大掺和。 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就没那插手的份,有时候想要帮忙,结果更多的时候,都是帮倒忙,老妻每次回过头来看,都会被他气个半死,最后还不得不帮他继续收拾烂摊子。 久而久之,白岳发现了自己厨房杀手的秘密,也就歇了进厨房的念头。 有些东西,那是真没有天赋,真没办法碰的。 不过今天苏清风做红烧rou的时候,也许是这个大外孙的动作太过行云流水,做菜的时候,就像是胸中自有一番沟壑似的,加盐加水,加各种配料,那都是信手拈来。 对于白岳这个身为厨房杀手,但偏偏对于厨房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吸引人。 他站在旁边看了好一会,皱着眉头思忖了一下,接着就恍然大悟,“清风,这是不是就是那啥……东北的大乱炖!” 苏清风听到这乱炖,就知道,姥爷这是真行外人啊。 他当即就笑着解释了,“姥爷,我跟你说,别看那么多都说东北乱炖啥的,其实这乱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乱炖!” 这绕来绕去的一堆话,成功把白岳绕懵了。 这都是啥跟啥? “你要是出去看,去小黑板上有没有乱炖这道菜,那根本看不着。再说了,这炖,也是得有讲究的,真要是乱炖一气,到时候串味了,就白白浪费了食材。” 白岳升起了好奇心,“那乱炖应该叫啥名字?” 姥爷真是一个完美的捧哏。 苏清风的脑海中唰得闪过这样的念头,随后他又笑着回答,“像是‘铁锅炖’、‘大丰收’、‘一锅出’,这都是乱炖呢。” “还有经典的八大炖,小鸡炖蘑菇,猪rou炖粉条,鲶鱼炖茄子,土豆炖牛rou这些都是八大炖里面的。”
这架式,这小嘴,这名词,把白岳说得一愣一愣的,光是听着名字,就想要流口水了。 尤其是那一道小鸡炖蘑菇,那可是八大炖之首,传闻有着“姑爷进门,小鸡断魂”的称呼。 白岳来了兴致,挤开胡萍,也不管后者气得眉头倒数,拉着小板凳,拿着小扇子,就在灶膛前扇风。 呼啦啦的风一扇,灶膛里的火星子偶尔迸溅出来,白岳也没有在意,反而是兴致勃勃的,和苏清风讨论起来乱炖的东西。 只是说着说着,白岳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啥玩意这么香?! 他猛地抬头一看,就看到苏清风掀开大锅,里面的汤汁咕噜咕噜冒着泡,看起来就让人心里美美的。 苏清风看外面天色也暗下来了,数了数袋子里的干贝和大黄鱼,准备待会清蒸一条,葱油一条,再弄两道快手菜,基本上也差不多了。 等到红烧rou出锅了,这次不用苏清风叫,祥叔和他那两个徒弟就已经出现在家里面了。 看到白岳和苏清风看过来的时候,祥叔还有些讪讪的,不太好意思。 说好的到饭点了,苏清风就会来叫人,但是他现在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倒显得他迫不及待了。 但是…… 祥叔站在土屋中,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要将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咸甜香气都吸入腹中,他两颊的腮帮子下意识地就开始泛酸,唾液腺开始分泌唾液,只觉得要是今天能吃上这么一碗硬菜,就算是腆着脸过来,被人看作是狗腿,他都不在乎了。 面子能值几个钱啊! 吃进嘴里的东西,那才是真的! 等到厨房里的红烧rou端上来的时候,祥叔顿时就觉得,自己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苏清风还没做完菜,他们出于做客的礼节,总不能只上了一道菜,就开始吃吧。 更何况苏清风这么一个小辈,还在厨房里忙活了。 但是光看不吃,就这么闻着,对于祥叔和他那两个徒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甜蜜的折磨。 好在苏清风手脚麻利,将菜尽数端上桌面以后,一群人就热热闹闹地坐下来,准备开吃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祥叔这次还颇为客气,带了一瓶自己酿的高粱酒。 白岳以前不爱喝这玩意,觉得烧心还容易出事,但是在这地方待久了,一些习惯也就变了。 偶尔心里郁闷的时候,来上这么一杯,倒成为了不敢想的事情了。 把酒打开了,白岳问苏清风,“清风,来一杯?” 苏清风迟疑了一下,还是递过碗去了。 横竖有体质加成,是喝不醉的。 这次的红烧rou,除了虎皮鸡蛋,还多了鲍鱼。 中医认为它能养血柔肝、滋阴益精、清热明目、行痹通络,入羹肴时特别鲜美可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许多营养,结果在这个时候,小鲍鱼这种东西,不要太多,根本卖不出价,刚好让苏清风捡了个便宜。 胡萍原先是不爱吃这玩意的。 只觉得这个口感虽然有嚼劲,跟rou似的,但是一想到这不是rou,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但是没想到,当鲍鱼放到红烧rou里去,表面浇上酱汁以后,居然会变得这么好吃。 她只觉得,以前浪费了那么多的机会。 但是转念一想,能把鲍鱼做的那么好吃,花刀也改得整整齐齐的,除了做菜的人是苏清风以外,更是因为,苏清风还放了好多的调料。 这些调料日积月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还有那些油啊,rou啊,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弄来的。 想到这里,胡萍瞅了苏清风一眼。 这个大外孙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但是现在喝了酒,看起来反而更加真实了一点。 这孩子,胡萍就不相信,他就没有吃过一点苦。 可他从来没说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