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1/3页)
    多的邦国为最幸福快乐的邦国。【】凡以人们的善德衡量各人的幸福快乐者也一定以城邦的善德衡量城邦的幸福快乐。    由此引起两个应加考虑的问题。其一为:或者联合其它公民一起参加城邦的各种活动事业    ,或者像一个侨居的客    1这一节和上文22、33等句都着重于各人或各邦的善行。这里慎重说明,善性须有外物包括财富和躯体为之“配备”然后能行善事而成善业。例如家有余资则可作施济以见其仁爱;体魄健壮可以忍耐艰苦以显其勇毅。此义亦见于卷十章八章九。    但尼伦卷一章十,又说高尚之士惟其穷乏而失去外物配备时,更见安详,德性的内美当遭际困难时,才能发其光芒。    2上章3036,说明城邦的道德同于个人的道德,而且城邦和个人都因善德而获致幸福,则实际上已说明两者的幸福亦应相同。    这里用“大家全都认为”    的论断力法,将问题作更切实的肯定。这种辩难措辞相似于上章40,“注意事实”    或经验的论断方法。下文的意旨:各家对于幸福快乐的观念相异,或以善德为幸福,或以财富为幸福,或以权力为幸福;但各家虽对所以为幸福快乐    者各不相同,但对于“城邦幸福必须跟个人幸福相同”则完全一致。    394    政治学773    人,不与闻一切政治,两者孰为较可取的生活1其二为:我们可以假定一个城邦的政治活动全体公民一致参加,也可以假定只需要大多数公民参加,依据这样的假定,这个城邦应从哪一种政体为最好的政体,怎样的安排为最好的安排2    和第一个疑问不同,第二题有关政治思想和学说,恰正属于我们现在这一专篇3所研究的范围,至于那个有关个人善德的第一个疑问则不是目前的主题[只是从属于主题而作附带的讨论]。关于最优良的政体,有一点是大家明白的:这必须是一个能使人人[无论其为专事沉思或重于实践的人]尽    1依据上节,城邦幸福既已确定为和个人幸福相一致,则各个个人理应参加城邦的一切活动。    此节又作为疑问:提出投身政治或隐居独处,孰为可取    纽校卷一“绪论”    305308页、卷三文义注释320322页说此题系对其前辈和当世一些人的避世思想而发参看下文27、3518    ,并指出阿里斯底浦、德谟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伊索格拉底等都有“独善其身”的思想。阿里斯底浦aristipus说抛弃政治的烦累生活方能过好私人的恬适生活色诺芬:回忆录i1、9。阿里斯底浦学派称林泉逸居的闲静生活为“晴朗的日子”    狄欧根尼。拉尔修:学者列传i89。这种“晴朗的日子”恰好就是亚氏的所谓“幸福”。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以一克拉左美奈人久居雅典为“侨民”    ,及晚岁被迫离雅典,也不回到故国,卒客死于朗伯萨可,终身未参加城邦政治修辞卷二章二十三15。德谟克利特decritus辞行政官职而就家居见西塞罗:演说家[icero,de    ratore]i15。    56。伊索格拉底说明自己终生不任官职的意见于召抵145、150节。亚氏重实践,认为善性的见于思想不如善德的见于行事,所以把参加政治作为人人的正当生活;在世不论穷达都应“兼善天下”。    2这一节的第二疑问实际是跟着第一疑问引出的。    安排得最好的政体可使人人乐于参加政治,这样,原来为嫌恶僭主苛政或群众喧哗而厌弃政治的人,就不必再回避世务了。    3这一“专篇”即现行这部政治学的卷七卷八。    395    873政治学    其所能而得以过着幸福生活的政治组织。但大家虽然对于这一点可以一致,对于另一点的意见就颇有分歧。即使是那些公认为最优良的生活应该基于善德的人们,于此也各执一词;以善德为本的生活应取怎样的方式参加政治活动而实践世务,还是谢绝一切外物和俗事而独行于所谓静修沉思的生活照有些人的论断,惟有玄想才是一个哲学家的事业    这里,我们可以说,在今世以及上代,一切以善德为尚的诚笃的贤者,他们的生活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要确定真理究竟属于哪一边,不是容易的;然而这正是一个重要关头,无论其为个人1成为城邦,必需凭其明哲,抉择一条较优胜的行径,由以达成较高尚的志趋目的。有些人认为任何邦国都[应该安于内治,]不能以自己的权力干涉邻邦;他们厌恶**统治2,指斥它为人间最不公正的悖德,而对基于法治的政权也非所乐闻,在他们看来,这种政制虽不能说它违背正义,仍然会妨碍个人的“恬适”    幸福    3。另些人的思想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世间的实务和邦国的政治正是人生的本分;人如果离世绝俗,就无法实践其善行,[勇毅、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    1依上文21行“个人”的生活思想已可不提,这里偶尔又同“城邦”的政治集体生活并举。    本章的主题实在是论述城邦较优良的生活并研求与之相符的政体;疑难的要点在于邦国应专心内修35行    ,还是力图扩张5行    2政治应重内修,厌恶暴力和**的思想,见于阿那克萨哥拉的,可参看尼伦卷十章九13,见于伊索格拉底的,可参看致[僭主]杰森jason诸子书11。    3“晴朗的日子”    ,译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