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_第501章 先杀一个郡守,再杀一只鸡,猴子就听话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1章 先杀一个郡守,再杀一只鸡,猴子就听话了! (第2/2页)

到了魏相的命令,没有一家一户被遗漏。

    而后,就是等待,或者说对峙。

    五月初九之前,河南郡无一户应徙之家到郡守府自请转籍,一千昌邑郎从城外营垒开入了雒阳县。

    五月十一之前,河南郡仍无一户应徙之家到郡守府自请转籍,昌邑郎分为十队,守在巨室富户聚集的闾里。

    当夜,昌邑郎枕戈待旦,利兵刃,彀弓弩,彻夜未离——其余两郡的首县,同样开入了昌邑郎或者羽林郎。

    五月十二,河南郡守府门前,排起了长龙,许多巨室豪门的家主,面色铁青地将自请转籍的上书送了过来。

    这最后一日的时间里,这九成以上的应徙之家全部都来认输了。

    别看这些巨室豪门之前闹得很凶,似乎可以将整个河内郡颠倒过来,完全没有任何要讲道理的模样。

    但是,当禁军的兵刃顶到他们脑门子时,他们立刻就变得乖巧了许多,一下子就学会了怎么讲道理。

    ……

    河南郡郡守府的正堂上,魏相正在翻看那些自请书,表情波澜不惊。

    在堂下站着的则是昌邑郎右都尉简寇。

    刘贺手下的亲信不少,但是能在一线冲锋陷阵的狠角色却不多,这简寇就是其中之一。

    几个月之前,简寇被任命为昌邑郎中郎将。

    如今昌邑郎一分为三,简寇就转任为昌邑郎右都尉——虽同为都尉,但是右都尉的地位最高,可以节制其他两个都尉。

    刘贺现在将简寇派到了魏相的麾下,自然是提前想到了此事的复杂和难以应对,所以才必须要有简寇这样的狠人出面。

    简寇那只独眼目不转睛地盯着魏相,等待着后者给自己下达命令。

    “其余两郡的情形如何了?”魏相问道。

    “刚刚收到传报,超过九成应徙之家把自请的书信送来了。”

    “那还剩几家?”

    “如此算下来,三郡之中,还有六七十家没有动静。”简寇答道。

    “你觉得都抄了,还是先抄一家?”魏相问道。

    “按先前的命令,自然要全抄,但是县官仁善,也许会想着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简寇非常干练,从不会有任何虚与委蛇,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县官仁善,你这句话说得好啊。”魏相说完之后,就将手中那些纸片扔回到了案上。

    “那这雒阳县里,还有几家百万之家,没有上这转籍的自请书的?”魏相问道。

    “还有十家。”

    “最大的是哪一家?”

    “陆氏。”

    “看来,陆贾的后人要出来当这个出头鸟了。”魏相叹气道。

    “正是。”

    陆贾乃是太祖高皇帝时人,年轻时就投入到高祖军中,楚汉之交倒是没有立下大功,耀眼之时是大汉建立之后。

    那时候,南越王赵佗自立为王,大汉肇建,无力征伐,于是派陆贾出使南越,软硬兼施,逼赵佗接受了大汉所授的南越王印。

    陆贾不仅不怕南越王,而且也不怕“汉王”。

    太祖高皇帝称帝之后,陆贾经常在圣前称引《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想让刘邦重视儒生。

    太祖高皇帝听得心烦之后,直言:“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

    没成想这陆贾也是毫无畏惧,当面驳斥太祖高皇帝道:“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

    随后这陆贾又引经据典,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太祖高皇帝陈述仁义的重要性。

    一番高论之后,高皇帝竟然面有惭色,还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陆贾遂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太祖高皇帝都极力称赞,称其书为“新语”。

    在后来诛灭诸吕的大事中,陆贾又立下了大功。

    虽然陆家只是区区大夫,但是历经三朝天子,荣宠备至,受封赏极多。

    百余年之间,陆家开枝散叶,从关中来到了河南,形成了一方巨室大族。

    虽然家中没有再出陆贾那样的名臣,但是近百年来也出了几个郡守国相,县令郎官更不在少数。

    靠着层关系,他们曾经获得了沽酒的经营权,赚了个盆满钵满。

    几代积累,有钱有势。

    本代的家主名为陆续,和魏相年龄相仿,当年就是他花钱买通人证诬告魏相滥杀无辜的。

    陆续做事情滴水不漏,所以魏相平反之后,也奈何不了他。

    除了这点地头蛇的本领之外,陆家还有一个最大的助力——刘德。

    陆贾和刘德是姻亲:刘德之子刘安民所取的妻子是陆续小女。

    这样算下来,这陆氏一族当真算是雒阳县的头号巨室豪门了。

    魏相冷笑了一下,那今天就办这陆家吧。

    执行了天子的诏令,又能把私仇报一报,一举两得,极其上算。

    “这陆家的家訾有多少?我倒有些忘记了。”魏相问道。

    “末将刚刚看过,家訾有三千万,光是耕地就有一千顷。”

    “比本官在任的时候竟然缩水了许多,这陆家的地,总不能都是下田吧。”魏相笑道,“本官在时,可不只这些。”

    大汉田地的价格相差极大,一亩的下田不过一百钱,一亩的上田则要七八百钱。

    陆家有一千顷的田,按照下田来算就是一千万,按照上田来算则是七八千万,相差及大。

    这可不只是数目上的差距,还关系到每年要交多少算缗。

    陆家的家訾一年就缩水了那么多,当然不是陆家遇到了什么大灾大难,而是在清算家訾的时候,动了手脚。

    看来,半年之前,魏相一离开这河南郡,韩不害就和陆家沆瀣一气了。

    “水衡都尉又能多拿几千万的赃款了。”魏相冷笑道。

    “末将也是如此看的。”简寇干脆地说道。

    “依你所见,这陆家到底能不能办了?”魏相再次问道。

    “有天子诏令在,有魏阁老的命令在,陆家能办,而且能办死。”

    “好,派一曲的昌邑郎,把这陆家给抄了!”

    “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