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杖毙几个朝臣,大汉就要亡啦?朕想笑! (第3/3页)
杨敞的长子啊,那可是堂堂的鸿胪寺丞啊。
竟然被出身低微的巡城亭卒打得半死不活,这还有天理可言吗? 这岂不是意味着任何一个平头百姓,都能将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吗? 天下岂不是乱了套? 张安世不敢再往下想。 “父亲,县官有何命令?”张延寿问道。 张安世苦笑了一笑,摇了摇头叹气道:“明日要开大朝议,看来县官的病是好了啊。” “……” 张延寿兄弟二人没有说话,也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苦笑。 把跪谏的朝臣贤达痛打一顿,县官的病就好了,岂不是再说张安世们就是天子的心病? 这又是一个不好的兆头。 “父亲,这诏令中,可还说了别的事情?”张千秋再问道。 “这大朝议规模不小,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要到前殿去……” “你二人品秩都在六百石,明日也要一同前去。” 张延寿现在是右扶风都尉丞,张千秋是典属国丞,品秩都卡在六百石上,当然要奉诏前往。 “长安城中六百石以上的官员,足足有千余人之多,从未有过这样大的大朝议,不会有诈吧?”张千秋说道。 “你休要胡说,这有什么诈!?”张安世瞪了一眼张千秋怒斥道。 张千秋没有回答,但即使他不说话,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昭然若是。 埋伏剑戟士,趁群臣毕至,将今日“闹事”之人一举拿下,说不定还要阖族拿下。 定罪、下狱、抄家……一应程序都有成制,谁知道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若是县官想要拿我等来问罪,现在来的就不是谒者了,而是昌邑郎或者羽林郎……” “今日执金吾安乐闹出了这样的乱子,想来县官是要出来劝慰我等一番。” 张安世说到这里,再次无奈地苦笑了一下:恩威并施,这是天子驭下最好用的办法。 他明知道从头到尾都是天子用的手段,但是却不得不吃这一套。 心中不管如何愤懑,明日仍然要面色如常地谢恩。 “不管如何,县官有诏令,我等只能遵诏行事……” “还要再等等,等你们的姑姑怀上了龙嗣,县官的心性会安定一些的。” “诺……”张彭祖兄弟二人笑声地答道,他们知道张安世所指为何事。 张氏父子没有再说话,静静地站在院中,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悄悄升起来的月亮,心情沉重。 …… 内阁大学士韦贤后院的小花厅里,韦氏父子隔案而坐。 本该摆有茶具的案上空荡荡的,只有未央宫谒者刚刚送来的那份诏令。 父子二人已经反复看过了里面的字句了,对其中的内容没有任何疑问。 和张安世比起来,韦贤今日吃的苦头可大多了。 这七十多岁的老人被张安世等人送回来的时候,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 有赖张安世几人拼死保护,否则韦贤是在劫难逃了。 虽然没有受伤,但是韦贤也是在这花厅里躺了几个时辰,才把被吓得零落破散的三魂七魄收了回来。 才刚刚缓过气,还每来得及用晚膳,韦玄成就把天子的诏令送了进来。 和张安世一样,韦贤也认为天子是要在明日的大朝议上安抚劝慰他们。 此事恐怕就要有一个了断了——不管是好是坏。 那么,接下来,韦家要如何布局呢? 按照韦贤早先的安排,韦氏父子是在朝堂上分站在两边的。 唯有这样,才能让韦氏一门长久地存活下去。 韦贤总是反对天子推行新政;韦玄成则跟着天子亦步亦趋,极少进谏。 父子二人在朝堂上形同陌路来形容也不为过。 为了打消天子的疑虑和猜忌,韦玄成还搬离了韦府,带着妻儿到外宅去住了。 父子二人各烧一灶,计划很成功。 依靠这个策略,韦氏一门也得了不少的实惠:父亲是内阁大学士,儿子是大鸿胪。 但是现在,韦贤有一些动摇,他觉得天子不似心目中圣君的模样,也许不该让韦玄成离天子太近。 不似明君,国祚自然不长,跟得太紧,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