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第十四章 建平五年的钟声(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建平五年的钟声(中) (第3/3页)

有幸,能得青天大老爷大驾光临。”

    陈恒还在奇怪,自己怎么被人认出。身后站立的柳湘莲,颇为腼腆的咳嗽一声。这下好了,让上峰知道自己的个人癖好。

    陈恒这才恍然大悟,索性朝老鸨笑道:“不必辛苦招待,喊几个安静些的丫鬟过来倒酒布菜即可。”

    这可是华亭县的父母官,自家的生意就在对方辖区内。老鸨哪里会把陈恒的话当真,一出门就安排了一水的姑娘。

    领头的陪酒姑娘,生的如花似玉。一起进来的侍奉丫鬟,亦是颇有姿色,更有几分伶牙俐齿。最后头,还跟着几个年龄尚小的下等丫鬟,专门负责替前者处理杂事。

    陈恒看了一圈,只留下了最后一批人,又让潘又安把前两者请出去。县太爷有令,其他人不敢不听从。这可把范志成急坏了,忙问道:“你这人,真是煞风景。干喝有什么意思,连酒令都玩不了。”

    柳湘莲虽不饮酒,亦是深感同意。

    “喊几个唱曲的来就行。”陈恒失笑,没想到红毛番的人,还有大雍文人的讲究。范志成这才作罢,坐在位置上道,“我还以为陈大人会带我去川沙厅,看看你们的船坊呢。”

    “还没影的事情,等船坊造好,再请范兄过去看看吧。”陈恒笑了笑,主动改了称呼。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小酒微醺。厢房内的气氛越加热闹,陈恒突然指着一个小丫鬟,问道:“你。对,就是你。”

    小丫鬟见贵客朝自己招手,忙提着酒壶上来。正要给县令老爷倒酒,谁知陈恒已经将其拦住,出声问道:“听你刚刚说话的口音,是松江本地人?”

    小丫鬟连连点头。

    “是哪儿人啊?”陈恒和颜悦色的问道。

    “回大人,是集贤乡。”

    真是巧了,这不就是自己治下的八个乡之一嘛。陈恒点点头,又问:“看你年纪也不大,今年几岁了?”

    “回大人,小奴十一岁。”小丫鬟的童言童语,叫人听的十分意外。这孩子脸上涂着厚重的胭脂水粉,看上去还以为有十三、四岁的年纪。

    “怎么来的这儿?”陈恒笑了笑,耐心询问。

    “是爹娘把我……”好在这丫鬟自己还算机灵,话到嘴巴,就想起平日老鸨的教导,忙改口道,“把我送过来的,给我讨个活命的门路。”

    “好,我知道了。“陈恒语气越加温和,又问对方是何时来的。对方一说,果然是今年年中时,乡下遭灾的人家,开始卖儿卖女之事。

    见陈大人拉着小孩子问个不停,尚在高兴饮酒的范志成,亦是感觉到些许不对劲。他自己给陈恒倒了一杯酒,忍不住失笑道:“好啊,陈大人,你竟然拿我当起挡箭牌。”

    “哈哈哈。”陈恒摇摇头,不便多解释,直接放了小丫鬟离去。

    “喝酒,喝酒。”陈恒主动提杯劝道。

    这俩人开始专心饮酒,身后的柳湘莲却瞧出陈恒的意思,他忙拉过潘又安,对其一番耳语。后者连连点头,也不知道柳湘莲说什么。他急匆匆的跑出门,稍顷,又回到柳湘莲身边,伸手比了个二字。

    一场接风宴结束后,陈恒将范志成送回客栈歇息。坐在回去的马车,潘又安对着车内的陈恒回禀道:“大人,那老鸨初始不肯收钱。说大人要是喜欢,直接把这孩子领回去就行,都是她自己的福分。我后来又追着问了几句,她才说,只用二十两银子就好。”

    “大人,这是狮子大开口。”柳湘莲常年厮混在此地,对其中的行情最是清楚不过,一般这样的女娃,在烟花之地,能卖个五两银子,都是顶天了。

    “我知道了,容我想想,容我再好好想想。”陈恒皱着眉,露出思索的神情。

    如此到了家,陈恒才见到两位夫人。林黛玉见他心事重重的模样,索性笑问道:“相公今日在阮家巷看到什么新奇之事,叫你回了家还惦记着那处。”

    好啊,竟跟我阴阳怪气起来。陈恒失笑,忙道:“夫人先别笑,说不好为夫还要求夫人慷慨解囊一会。”

    一听自家相公要使钱,黛玉也是来了精神。这可是陈恒成婚后第一次开口。别看黛玉平日穿着不显眼出挑,成婚时的嫁妆跟陈家的聘礼,都被黛玉捏在手里。更别说陈恒每个月十两的俸禄,以及老家每月寄来的分红利钱。

    “夫君要多少?”林黛玉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她这个小富婆,说不好就要拿此做乔一番。

    “一时也说不好,等为夫今夜好好思量一番。”陈恒放下俗事,又对华灯下的两位美夫人道,“先吃饭,先吃饭。以后咱们家吃饭的时候,我尽量不谈外头的事情。”

    “相公这话,怕是自己都不会信。”英莲失笑。

    见她在这个家中越发自在轻松,陈恒也是高兴的很。忙调侃起自己,笑道:“若是再犯,我当罚酒三杯。”

    话音刚落,他就被黛玉瞥了一击白眼,只看的一家之主牙痒痒。

    …………

    …………

    腊月二十日,照例热闹的阮家巷,突然涌进来一群官兵。此地的东家、客人见到这个排场,无不纳闷得很。等到一身官袍的柳湘莲,带着几个捕头提着几个木箱走入大街中心。又把各家青楼的主事喊到面前,当众宣布道。

    “县令大人有令,命你们各家,速速将自己楼里未过十五的孩子全部带来。”

    一群人摸不着头脑,左看看右看看,一番犹豫不决。又有胆大的出声问道:“柳班头,可是我们当中有人,窝藏了什么朝廷要犯?”

    “还是你聪明,这都被你猜中了。”柳湘莲莫名笑过,赶忙摆手哄骗道,“都放心,是大好事。你们赶紧去把人都喊来吧。记住一个都不能少,回头我手上的弟兄,挨家挨户去查,要是发现窝藏者……”

    他动手拍了拍带着镣铐的弟兄,恐吓道:“我弟兄的家伙事,可就不讲情面了。”

    “是是是。”

    有道是好民不跟官斗,别看这些青楼在普通人眼里,自诩黑白通吃。在县衙的真刀真枪前,一个个都是老实的很。

    没多久,一个个年龄尚小的孩子,就被各家主事拎出来。

    清一色的女娃娃中,只夹着三十个男娃。柳湘莲大约估了个数,心头亦是泛起一丝寒气,眼前竟然有一二百人之多。

    啊啊啊,来迟了啊。不好意思,不过字数还是管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