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经济发展的上中下三策 (第1/2页)
几十年或者数百年都不一定。 苏璟这话,直接把朱标给干沉默了。 今日这大致的课程内容他也算是听懂了,主要讲的是纸币的优劣。 说到底,纸币发行,应该是和经济的发展相配套的。 以朱标对苏璟话语的理解,那就是现在的大明经济还太弱了,所以并不适宜在这个阶段发行纸币。 作为太子,又深受苏璟的教导,朱标很清楚经济发展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他也一直觉得,大明的经济,可以迅速的腾飞发展。 然而,现在苏璟却给了一记重锤。 朱标沉默着,他的弟弟们并没有在这一点上纠结,他们依旧在尝试着苏璟所说的‘金融产品’。 说到底是一个新的概念,又比较空泛,想要理解还是比较难的。 “苏先生学通古今,实在是令人佩服,或许多年以后,我才能真正的明白这堂课的内容。” 朱棡有感而发道。 读书越多,便越发的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朱棡现在是彻底的被苏璟征服了,内心也收敛起了自己那份读书人的高傲。 朱棣说道:“商业之道,智慧无穷,我此生怕是无法理解其中精义了。” 朱樉道:“还请苏先生之后多教教我,这钱财之事,我颇为感兴趣,奈何自身才智所限,只希望能学到苏先生十之一二足以。” 现在的朱樉,已然是找准了自身的定位,在商业上多有建树就对了。 论读书博学他不如晋王朱棡,论军政谋略带兵打仗他不如燕王朱棣。 论思维敏捷才思智慧他不如吴王朱橚,论贤德品行他和太子朱标相距甚远。 现在的朱樉,能够弯道超车的也就只有许多人都看不上的商业了。 在苏璟的教导下,朱樉是深刻的认识到了做生意也能做成大事。 苏璟看着几人,也没说什么,课后感想而已,真假还不好说。 书房外,老朱的脸色并不是太好看:“说半天,就是现在不能发行呗,真是废话连篇!” 本以为能听到什么现在就能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的办法,老朱一直耐着性子在门外偷听,没想到竟然得到的是这么个答案。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全然是白费功夫。 刘伯温说道:“陛下,臣倒是觉得苏先生今日所言之内容,对于大明来说,那是具有相当深远意义的。” “正如苏先生所言,大明的经济发展,或许是几十年便可腾飞,或许数百年都无法达到纸币发行之标准。” “这一切的关键,应该就在苏先生的身上,若是苏先生能大展才华,这一天兴许能来的更早一些。” 刘伯温看的比朱标这些人可远多了,纸币只不过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而已,真正的核心是大明的经济能否发展起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基础,才会有一切变革的基础。 社会形态的变化,也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经济不会凭空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说到底,苏璟现在所说的一切,都是指向了曾经他与刘伯温说过的那些社会新形态。 “伯温,你有些太高看苏璟了。” 朱元璋淡淡的说了一句,没有和刘伯温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了。 对于老朱这么个开国皇帝而言,财政可是相当重要的权力。 苏璟不入朝堂,那就没有任何可能让他掌握大明经济的命脉。 苏璟的畅想,老朱不会,至少目前不会让苏璟去实施,去实现。 “臣明白了。” 刘伯温点头,话到这些就足够了。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东西不少,还需要你们仔细的消化。” 苏璟朝着朱标等人说道。 “多谢苏师教导!”x5 朱标五人立刻起身朝着苏璟行礼。 苏璟摆摆手道:“不必如此,我也就是随便讲了讲,对了,课后给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可以回去思考思考。” “先前我谈了货币的四个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是纸币,我的问题是,纸币之后的第五个阶段,是什么阶段?” 从以物易物到金条银块再到铸币,然后是纸币。 货币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变迁展现。 “行了,就这样了,我先出去透口气。” 说完苏璟直接来到了书房门口,一把拉开了书房大门。 “陛下?诚意伯?” 苏璟一眼瞧见了正背对自己,步伐匆匆的朱元璋和刘伯温,他直接出声喊道。 “咳咳。” 朱元璋转过身,面色僵硬道:“苏璟,朕过来看看太子,巧啊,你也在这。” 身为皇帝,演技可能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憋住表情还是可以的。 一旁的刘伯温说道:“苏先生,我也是受陛下所召,前来看看太子殿下的。” 以君臣俩,俨然是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样子。 “儿臣拜见父皇!”x5 此刻朱标几人也走到了书房门口,见到朱元璋,那是立刻下跪行礼。 朱元璋立刻道:“行了,都起来吧,你们刚上完课,回去好好消化消化,不用在这呆着了。” “是,父皇!”x5 五人随即起身退下,他们也明白,接下来的事情,不是他们可以掺和的了。 等到人走了,老朱这才看向苏璟道:“苏璟,朕就是随便过来看看,你别多想啊。” 苏璟笑道:“陛下不必解释,苏璟明白,不过我看诚意伯也在,是不是陛下有什么疑惑未解” “苏先生,是这样,刚才我和陛下在书房外……” “咳咳!” 刘伯温正要和苏璟说话,却被朱元璋的咳嗽声直接打断。 刚才才说的来随便看看,刘伯温现在就直接说刚才在书房外偷听的事情,这岂不是自己把自己给暴露了。 “臣多嘴了。” 刘伯温立刻低头道。 朱元璋摆摆手:“无事,不过既然伯温提了,那朕也想问问你,苏璟,你觉得大明真的就是发行不了纸币了吗?” 刘伯温还是懂朱元璋,刚才他可不是多嘴,而是故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