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二百三十一章 荆襄剧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荆襄剧变 (第1/2页)

    迫其自守,无暇互救.

    按照这样的思路,明军在长江以南燃起处处烽火,便是要清廷顾此失彼,难以集结各地兵马.

    战略的转向令人惊诧.原本打得比较顺利的东线突然平静下来,陆续集结于江浙的清军有心进攻,却对明军据守的险要分水关感到头痛,还要防御明军水师的袭扰,并不敢轻易展开行动.

    而讨朔军在荆襄之地猛然发力,震动湖广,一下子又吸引了清廷的注意.

    郧阳副将洪福夜半开城,引领明军急插城内,围攻郧阳提督佟国瑶的衙门.佟国瑶同游击杜英以三百余名标下亲兵负隅顽抗,最终被全部斩杀.

    谷城城墙在一声震天霹雳中被炸塌,明军蜂拥而入,守将战死,余者皆降.

    留下数千兵马进行镇守城池,扫荡周边,迁民运物等善后工作,讨朔军两路兵马在谷城集结,沿汉水而下,直逼襄阳.

    此时湖广的清军主力都布置在夷陵一带,以防明军杀出三峡,沿江而下.汉水中下游的兵力不多,且战斗力不强.讨朔军以三万之众兵临襄阳城下,湖广清军措手不及,难以迅速增援.

    在此之前,清廷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曾提醒兵部:郧阳"地介三省(陕西,河南,湖北),中多旷土,山谷拒塞,jianian民易于啸聚,与夔东贼寇呼应",杨氏才能平庸,所部官兵大都"藐玩",恐有变故.

    但清廷兵部对此并不如何重视,只是提升佟国瑶为提督,驻于郧阳城内"弹压".郧阳城破,佟国瑶被击毙,清廷的预防措施便全部落空.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九月十四,襄阳总兵官杨来嘉率部起义,夺西门迎明军而入.

    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讨朔军三战三胜,光复郧阳,谷城,襄阳,兵势大振.

    "趁汉水下游清军空虚,我们应继续南下,攻打宜城,然后进入承天府,一直杀到钟祥,然后进军荆州.如果清军调来的援军兵力雄厚,我们就退回襄阳."接连的胜利使郝摇旗信心爆棚,口出狂言.

    郧阳府所属县镇本来半数就在明军手中,襄阳亦曾为明军所攻破.但承天府不同,长久以来始终为湖广清军所控制,如果能够攻破府城钟祥,一定能够引起湖广人心的极大震动.

    三城光复后确实缴获了相当多的粮草物资,但承天府,钟祥城,应该有更丰厚的物资.而且,明军进展迅速,已经解决了出兵时粮草,物资紧张的状况.仅缴获的盔甲,便换装了数千士兵,战力提升不小.

    郝摇旗的话引起了众将的一番讨论,不少将领表示支持.有人指出承天府已经多年没有遭遇战火,洪承畴曾在那里开辟了不少军屯,钟祥城里有大量的商户和工匠,若是能够攻破应该能缴获丰富.

    退一步讲,就算打不到钟祥,哪怕再稍微多走一段路,把近在眼前的宜城攻下来也好啊!

    刘体纯在心里也是赞同的,在谷城的坑道爆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攻破曾一筹莫展的城池,他也有了很大的信心.但参谋团的成立,使他不得不尊重这些由朝廷所派军官的意见.

    "我们这次迅速突破郧阳防线一定出乎敌人意料,现在汉水空虚,我们不如乘胜多打几座城下来,更大地缓解物资方面的匮乏"刘体纯的目光望向扬武伯王有功,用的是询问的口气.

    王有功是原咸阳侯祁三升所部总兵,在腾冲便投效朱永兴,可以算是老资格了.但他为人低调,虽有战功,却一直不显山露水.在讲武堂轮训时,为朱永兴所注意,收至参谋部工作.今番随长江水师行动,算是外派的官员,朱永兴特意晋升其为伯爵,以便在十三家中加重分量.

    另外,朱永兴也是看中了他的低调谦和,不易与人冲突,且在参谋部工作很久,对自己的思路和整个的大战略比较了解.

    "王爷洞悉形势,末将钦服遵令."王有功仿佛听不出刘体纯询问的口吻,拱手听命.

    这便是他懂得作人之处,刘体纯身为郡王,又是一军主将,在人前哪能由他作主.同时,这也给他提了个醒,参谋团只与刘体纯,郝摇旗商议沟通是不够的,还要使将领们也通晓作战意图.当然,如果是真正的商议,且刘体纯的决定不正确,他还是会直言不讳,既不辜负岷殿下的期望,又尽到参谋长的责任.而且,因为兵力齐集后比较雄厚,襄阳城是围而破之,消息应该尚未走漏,王有功已有妙计在心,只待散会后私下向刘体纯说明.

    "那便继续南下,兵指宜都."刘体纯感激地向王有功微微点头,转头目光咄咄地扫视众将,"谨记:勿因初胜而骄狂轻敌,勿放松军纪以致伤民害民.若有违犯,军法从事,绝不轻恕."

    "末将等谨记于心,绝不敢违犯军法律条."众将群起而喏,声音响亮.

    …………

    武昌,湖广总督衙门.

    湖北,湖南两省并称湖广,湖广总督这个职务是清廷专为镇压湖北,湖南的抗清势力而设置的.现任湖广总督张长庚,于顺治八年(1651年),由秘书院编修迁弘文院侍读,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兼佐领,国史院学士,湖广巡抚,总督,算是辛辛苦苦累官而至封疆大吏.

    刚刚接到郧阳,谷城等地的报告时,张长庚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根据他的经验,号称明军的夔东贼寇因为物资所限,在陆路只能进行有限的战术劫掠,出动的兵力亦不能太多.只要严格遵守洪承畴过去制定的规章制度,把周围的百姓都搬迁到城内,汉水上的船只都收集保护起来,让贼寇所获物资有限,在江面上找不到舟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原路退回去.

    现在朝廷的战略重心并不在湖广,即便是湖广,战略重心也不在郧阳,而是在夷陵.本来凭湖广的兵力,守稳夷陵,封堵住十三家东出之路,便是有功无过.但在明军长江水师与十三家的夹击之下,苦心经营的夷陵江防工事却被摧毁殆尽.

    面对实力陡然增强的明军,张长庚只能继续调兵遣将,再度修补重建夷陵的江防工事.但在见识了长江水师的火器之威后,他信心大降,只好以不断增加的夷陵守军的数量来自我安慰.

    只要夷陵不失,则夔东明军就象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嗯,即便能由江上通过,夷陵依然是严重威胁其进出自由的关键.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郧阳,谷城的报告,张长庚随便看了看就抛在一边,根本没有派出援兵的打算.郧阳,谷城的守将对此也是非常明白,在信中也根本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只是属于通报的性质.

    但随后的紧急报告却让张长庚大吃一惊.襄阳派人送来急报,说谷城有守兵逃回,城池被明军以xue攻之法攻破.在信里,襄阳知府言说明军正在搜集船只,似有顺汉水而下,攻击襄阳的意图,并开口讨要援兵.

    张长庚前后一比较谷城通报和襄阳急报的时间,立时大怒.郧阳一线的防守早有成法,只要规规矩矩地照办,就绝对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虽然郧阳一带的兵力不是很雄厚,但加起来也有一万多清军,只要老老实实地守城,绝不可能这么快便城池陷落.

    xue攻欺老夫不懂军事嘛!张长庚已经认定谷城守军定是疏忽大意,或是中了敌人的诡计,xue攻之说不过是掩盖责任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