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甘陕来攻,打击土酋 (第1/2页)
"这事儿呢,乍看起来确实挺让人生气."马腾云把身子往椅子上一靠,幽幽说道:"可反过来一想,人家也是合情合理,名正言顺.不说是起初便讲明了吧,便是你我,如果有不听话的属下,会给他好脸色看吗要人家屈纡降贵地牵就咱们,钱粮可劲儿地给,那可能吗人家强军在手,会在乎咱们这些人马" 贺珍仔细打量马腾云,仿佛不认识一般.他真的是没想到,这个平素不吱声不吭气的家伙竟会看得如此深,如此透. "怎么样,刮目相看吧"塔天宝笑着拍了拍贺珍,说道:"老马是真人不露相,当时跟我一分析,我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啊!" "莫要损我啊!"马腾云笑骂道:"要是真那么厉害,也不会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了.还是以前眼皮子浅哪!现在看清楚了,咱们那点穷地盘算个屁呀,讨朔军出去转悠一圈,七八座城池都打下来了.都是老兄弟了,话也不藏着掖着.你们要是愿意呆在那穷乡僻壤的,由得你们,我可打算着跟人家混了." 党守素沉思半晌,突然笑骂道:"老马太不厚道,要是早跟我说清楚了,何必闹成这样巴东,嗯,那还真是个穷苦的地方啊!" "那个,俺那大宁(现巫溪)也不富裕."贺珍吭吭哧哧地说道. 呵呵,哈哈,众人相视而笑,心中了然. "先到先得,现在还不晚."马腾云起身拍了拍屁股,笑道:"看这架势是要继续打楚军了,湖广富裕啊,吃喝先不说了,让儿郎们能早日娶上媳妇儿,能安稳地生活,也算他们没白跟咱们一场." "还儿郎们呢.我看是你想纳妾了."塔天宝笑着揶揄道:"湖湘桑梓之地,听说美女比之江南亦不遑多让,某家也要见识见识." "同去,同去."贺珍装出唯恐落后的样子.起身却看着党守素. 党守素无奈地苦笑连连,一拍桌子,长长地叹了口气. ……………… "水战以火器为先,依照现存的弹药,无法再支撑大规模战斗."陈上川在大胜之后却并不是很开心,拿着缴获的物资清单左右思量,"缴获的火药纵是威力不够,也能将就使用.可这炮弹,即便是石头的,也所剩无几.非要等段时间,屯积一批才好行动." 从海上一路杀到夔东,长江水师的弹药消耗很大,即便运输船上有装载,到了夔东又补充了一些原来十三家所储备的火药.可炮弹却不得不雇请石匠赶造.经过这次夷陵大战,连石头炮弹眼瞅着也是不够了. 刘体纯和李来亨都有些惋惜,目光不约而同地凝注到地图上的一个点荆州上. 参谋长王有功却注视着另一个地方,好半晌才用手点了点,开口说道:"据最新情报,清军正从甘陕,河南调兵南下,我军当早作准备.莫要被清军攻破了老窝." 刘体纯和李来亨这才看向王有功手点的地方——位于鄂陕交界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过了竹溪县,便是竹山,然后就进入了郝摇旗所部经营了十年之久的房县. "清军有多少兵力"李来亨开口问道. 王有功郑重地说道:"陕西提督王一正率总兵两员统兵两万五千,河南省河北镇总兵鲍照统兵五千,共三万,由西安将军瓦尔喀统率." "甘陕与河南绿营.可非楚军可比."刘体纯脸上有些动容,沉吟了一下,说道:"非讨朔军全军出动而难以抵挡." "清军南下,其真实目的应该是增援江南战场(大江以南),顺便削弱我军.稳定荆襄形势.若我军避让,当不会与我军纠缠死战."王有功若有所思地说道:"若走汉中,经保宁,至重庆,再东入鄂省,这路途便远了,且难走.而走商洛,由白土关入鄂,经郧,襄可直下荆州,或沿汉水至武汉,这路便近得多,也好走." "避战参谋长是在试探我等吗"李来亨突然笑了起来,说道:"既是清军,哪有任由其从我们防区逍遥过路的道理" "呵呵,失言了,国公见谅.我只是说其目的,可不敢有试探之意."王有功歉然一笑,说道:"敌势不小,若战则要仔细筹划,方能战而胜之." "若说走荆襄援湖广此路好走,却也不尽然."刘体纯指点着竹溪,竹山说道:"山多林密地不平,亦多险要可守,清军想通过,岂是轻易之事" 竹溪,竹山两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境内山多且呈纬向褶皱形,河谷曲流发育,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地貌有丘陵,盆地,低山,中山,高山等多种,十分复杂. 历史上清廷组织三省会剿夔东抗清基地时,甘陕这一路也确实是进展缓慢,不仅时时需要伐山开路以入,且血战连连,在陈家铺,赤土坡,邓川峪,张老河等地皆遭到郝摇旗所部的顽强阻击. "那这里呢"王有功指向陕西境内与竹溪相邻的平利县,"白土关,扼湖陕边界要隘,地势雄阔,为自来必争之险.可否令郧阳守军先行试探攻击,我大军刻日出发,进抵竹溪,预作准备." "以攻代.守,可行."刘体纯想了想,点头同意. "我军以逸待劳,又熟知地形地势,敌势虽众,也有取胜之望."李来亨笑道:"又要便宜永忠了,那里他熟悉,自然要率军出征.我呢,恐怕又要守家看门了吧" "夷陵事关重大,非临国公镇守不可."王有功笑着说道:"有长江水师在,若是能再有别家兵马,倒也非死守一途." "别家的能来便来,不能来我便整顿训练降兵,亦不难有可用之兵."李来亨有些无奈,也有些鄙夷地撇了撇嘴,说道:"黎尚书要我军配合,打击川东土酋,正好以战代练." 世居湘,鄂,川,黔边境地区的土司很多.尤以土家族为主.元代初中期,当地少数民族各蛮峒的活动比之以前呈明显加剧的态势,各土酋势力叛服不常.元初的几次叛乱给元朝制造了较大的麻烦,元朝兴师动众才得以平叛.在平息叛乱的基础上.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招抚政策,先后在湘西地区设立了安抚司,土州,长官司等土官职级. 明王朝建立后,在元代土司设置的基础上,对土司的建置,职官品位,承袭,废置,升降,朝贡,征调等,都作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土司制度趋于完备.在明朝正式的文武土司职衔中,土家族土司除了永顺土司下辖有三个土州属文职土官外,其余全部为武职土司,包括从宣慰司,宣抚司到安抚司,长官司及蛮夷长官司的所有土司,均有设置. 此外.明朝廷还在土家族地区的边缘地带及土,汉杂居地区,设置卫所,驻守重兵,加强军事防御.比如,鄂西设施州卫和百里荒千户所.湘西设九溪卫,还有永定卫,辰州卫,黔江千户所等等.卫所设有卫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官员,在土家族地区周围建立起军事防御包围圈. 明廷在各地交通孔道,设关口,建隘口,以汉官,汉兵屯驻,或以土官,土兵把守.这种严密的军事防御与林立的关隘.不仅可以防止土家族人民的反抗,使其与汉族人民隔绝,实现"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限制,而且可以防止"土司出没",加强对土司的控制. 土司与中央王朝之间.既互相依存,彼此利用,又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土司是"自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