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庆,武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庆,武昌 (第1/2页)

    "辞卑者,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欲降则降,岂恋内顾决是城中空虚,欲行缓兵之计."胡国柱通文墨,说的一套一套的.

    "此乃缓兵之计,拙劣不可凭信."马惟兴也一语定论,且满脸的鄙夷.

    众将都纷纷附和,没有一个人相信这封书信所言.

    "使者孤不必亲见,告诉他回城传信儿,此刻投诚,可赦无罪,若等城破之时,不仅罪己,且牵连家人,让他们慎思之."朱永兴停顿了一下,说道:"城中有满城,其中旗人若弃械归降,孤亦不杀.若负隅顽抗,则寸草不留."

    1644年,满清入关后,在统一中国南下作战的过程中,于各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派驻其精锐部队--八旗兵,从而形成了八旗驻防制度.满城又称城中城,所住皆是八旗兵及其眷属,杭州,西安,南京等地都有.

    待军官领命退下,朱永兴微微摇了摇头,他不认为此时的旗人会放弃反抗.反倒会象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时那样,全满城的旗人都会拿起武器抵抗,无论男女老幼.结果呢,也就明明白白了.

    ……………

    "没有用啊!"总督朗廷佐无奈地摆了摆手,挥退了派出的使者.

    本来就是存着万中无一的侥幸,可一旦失败,依然令郎廷佐等南京官吏感到极为失望.

    "伪宗室岂是伪延平"昂邦章韭魁起初便不同意什么缓兵诈降,此时更有话说了,"小孩子把戏,非但无用,倒暴露了城内空虚,涨了贼人的气势."

    这气势还有涨吗郎廷佐翻了翻眼睛,十几万水陆大军,更胜郑成功长江之役,且屡破坚城的战绩表明敌人的攻坚能力十分强大.南厩防坚固.也保不准会被攻陷.且城中兵力相对于防守整个城池来说,还嫌不足.所以,能争取点时间便争取点时间,这有错吗

    对于弃城向江浙的清军靠拢.郎廷佐根本不敢做此想.上次郑成功发动长江之役后,清廷痛恨江南地方官员无能,进行了严厉的处置,"巡抚蒋国柱,提督管效忠等败绩遁走"分别议罪,得旨:"蒋国柱免死革职,与本王下为奴.管效忠免死,革提督并世职,鞭一百,发包衣下辛者库为奴,俱籍没."协领费雅住巴图鲁,札尔布巴图鲁俱革世职立绞籍没.牛录章京当都,巴尤布达什俱革职立绞籍没.

    而且城中军心已经不稳,若是弃城而走,恐怕不出几十里,绿旗官兵便要四散跑光了.

    "贼人屡陷坚城,据本抚所知.皆赖xue攻重炮,此可提前防范也."江苏巡抚朱国治把幕僚的分析和献策直接变成了自己的所知和计谋,捋着胡子说道:"南厩厚数丈,炮石纵是轰上十天半月,亦不致洞退.所虑者为xue攻,然亦有对策可取.可在城内挖内壕阻敌,设‘罂听’监视.在入城口修筑地堡,再于城中交通干道两旁房屋预设炮火,以防贼人入城."

    "朱巡抚还知兵事,了不起啊!"郎廷佐知道这位巡抚的根底,却也不说破,笑着点头."那便如此布置下去吧!柯大人,您觉得如何"

    "嗯,不错."昂邦章韭魁只是嘴上叫得厉害,也没别的计策,脸上却不显出钦佩.

    "贼人虽然势大.然未团团围困,此与当年颇有些类似."郎廷佐沉吟着说道:"伪宗室狡诈,援军若赶来,入城前需仔细甄别,勿使贼人混入."

    "总督大人想得周到."朱国治投桃报李,拱手恭维道:"贼人假扮涨,却是有先例的,正该严加防……"

    "轰!"的一声炮响,打断了朱国治的马屁,众人脸色一变,郎廷佐强作镇静,命手下出去打探.

    "轰,轰,轰……"连续的炮声接连传来,厅中人坐立不安,却还强自忍耐,昂邦章韭魁却不管这个,起身大步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消息便打探回来,明军在城南开炮轰城,目前为止,城墙损坏不大.

    "想以炮轰震慑,使我军心大乱,贼人打的如意算盘."郎廷佐听到没有危险,立时又精神起来,笑着说道:"技止此耳!诸位,下去各自布置吧!待我援军四集,再来一次反败为胜,则是大功一件,亦可彪柄青史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蒙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为防御之需,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贼人围三阙一,乱我军心,此计毒矣."清廷四川巡抚高民瞻扒着城墙,望着远处的明军,喃喃自语.

    十一月二十七,进逼重庆的两路明军于上游合江地区会师,然后由西南方向向重庆压了过来,在南纪门,凤凰门,金汤门,通远门外扎营立寨,开始做攻城的准备.

    面对着人多势众的明军,以及赫然打出的晋王旗号,重庆清军的军心浮动得很厉害,要求趁明军未合围前确.保退路,或者全军撤往保宁.

    "贼人水师不强,打的便是吓跑咱们的主意吧"向化侯谭诣皱着眉头说道:"或者,在下游还会开来水师助战"

    夔东十三家第二次围攻重庆时,本来形势一片大好,高民瞻已经弃城而逃,正是因为谭诣,谭弘率部叛变,使得战局逆转.前一次炮轰,偏巧炸死了降清后被封为慕义侯的谭弘.兔死狐悲,加上谭诣反复,已不见容于明军,更害怕城破被杀.

    高民瞻眼皮跳了一下,那次炮轰依然使他心有余悸,如果真的再开过来,重庆的北渡退路便会被切断.除了全军覆灭,怕是再没有别的结果.

    城外明军足有四五万人马,又是名将李定国统率,重庆守军已是人心惶惶.高民瞻等人更是心中清楚.清军主力正在长江中下游与明军激战,保宁守军亦是不多,根本指望不上什么援军.

    "若我军兵败重庆,则保宁势不可守,朝廷在西南再无立足点."建昌总兵王明德在旁建议道:"莫若北渡,凭恃大江之险,阻挡贼军."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高民瞻摇头,心中还犹豫,弃城而逃的罪责自己能承担吗

    "重庆孤城.已如鸡肋一般,在此折损全军,徒劳无益."王明德见高民瞻已经动摇,又添一把火,"昔日伪蜀王猖獗之时.朝廷曾有敕谕,命大军驻劄汉中,保固地方,整顿兵马.可见朝廷是以确保陕西为目标,四川可置外也."

    "大人身为巡抚,自有守土之责."向化侯谭诣附和着说道:"然大人为四川巡抚,非重庆巡抚.在贼人势大之时.撤兵保宁,保川北不失,亦是有功.况川北为汉中门户,有川北后得有汉中;无川北不第无汉中.保宁一隅屯聚朝廷粮饷,大人受西南重寄,岂得弃而不顾"

    "若朝廷降罪.卑职等愿与大人共担."重夔镇总兵程廷俊也在旁帮腔.

    高民瞻想了一会儿,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位有过弃城而逃前科的家伙,终于还是决定故伎重施.

    "是时候从重庆退兵了."高民瞻环视众将,沉声说道:"吾马上向朝廷奏报情由.然后便北渡撤军.诸位可愿附署否"

    "卑职愿附名."

    "末将愿附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