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儿,你年轻体壮  (第2/2页)
了。”梁莘说这些,只当是终止这个话题。    却谁想,曹评很严肃的说道:“这话,切不敢传到官家那里。”    “明白。”梁莘清楚,是赵佶打了自己一烛台,这事肯定不能再提。    曹评继续说:“官家还是端王的时候,就沉迷道学,若是他听了去,怕是会自己用烛台砸自己,这……,你明白。”    “啊……”梁莘真没想过,竟然是这种可能。    “端……官家他,恩,贤婿喝酒。”曹评亲自给梁莘倒了一杯葡萄酒,刚才要说的话,他没有再说下去。    赵佶小时候什么样,成长的过程,十七岁就因为喜欢看向太后身边的两位宫女,有空就进宫去做谄媚之徒……。    皇位怎么来的。    曹评敢说,比自己清楚的人,这大宋不超过一手之数。    深夜,梁莘回到自己府中。    没回后院,就在前院书房睡了。    次日,天没亮梁莘就坐上马车出门,汴京在的码头去了。    今天是蔡京、蔡卞被流放白州的日子。
    对于蔡京这位历史上的大名人,梁莘并没有见过,闹腾了这么久,总是要看一眼的。    梁莘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人此时也往码头去了。    章惇。    毕竟章惇曾为相,蔡京与蔡卞兄弟二人,也算是章惇的左膀右臂,与情与理,他也想去送送,顺便再宽慰几句。将来若有机会,再想办法让二人回京。    此时,只说梁莘这边。    到了码头,这里人不少。    汴京城,商业还是相当发达的,天不亮就有货船开始下货。    梁莘戴着大斗笠,挂着黑纱的那种。    穿的,也是普通的麻布衣,抱着一把刀站在码头上。身旁海公公等人站在四周,像是一群替人押送珍贵货物的行脚。    很快,木笼马车到了,不是一辆,是好多辆。    蔡京,若不提他所做的事情,以及后世的名声,此时只看面容,白色白净,留短须,像极了一位非常修养、儒雅的学者。    章惇正准备上前,他的儿子,第五次章援上拦住了他。然后指了指身后不远处。    章惇回头,看到有一队人正往这边来,为首一人骑着马。    骑马到了近前。    为首的人锦衣玉带,骑马到了笼车前翻身下马,背着手在所有笼子看了一眼,伸手指向其中一只木笼。    木笼的人被这人的家丁给揪了出来。    海公公靠近梁莘说了一句:“少主子,骑马过来的是潘府的意哥儿,家丁拉下来的人是蔡京的长子,蔡攸。”    梁莘点了点头。    接下来一幕,倒是让梁莘有点意外了。    不由的上前几步,想看个清楚。    只见蔡攸让潘府的家丁按在河水中,过一会提起来,蔡攸跪地上大口的吐着水,可没等他吐几口,又被潘府家丁按进了河中。    蔡京大骂:“潘意,你眼中可能王法?敢私刑于大夫?”    此时,码头上所有人都逃的远远的,唯有梁莘还特意又靠近了几步。    而章惇呢,若有所思的示意自己的儿子章援和自己往后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