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节 朕,圣君也  (第1/2页)
    章惇笑了。    笑容中有欣慰,也有一点得意。    当然,这笑容的真正原因是,他用了很长时间观察、分析、布局、设陷,终于知道赵佶背后的人是谁了。    梁师成,没这个才华。    “莘哥儿,老夫第一次的推测,就是那本戏说三国。作者,大才。而再看红楼梦之后,汴京城中,各家娘子、姑娘们都说,此书有情皆孽。老夫却看得清楚,此书为镜,朝堂之上,官场之中,一面照妖镜。”    “此书作者,智若近妖……。大娘娘,她……死不瞑目吧!”    梁莘笑了:“老头,你信不信我让你没办法活着走出这亭子?”    章惇也笑了:“那,老夫用朱太妃的死不瞑目来换,活着走出这亭子?”    “喝茶。”    梁莘双手举杯:“我将来会有儿子,我打算写点东西给他们,章公可代笔否?”    “可!”    梁莘这一次拿出的东西,是真正的硬货。    想让章惇这老狐狸服气,梁莘不拿出一点硬货是不可能的。    所以,梁莘祭出了一篇分量极重的文章。    《了凡四训》    不过,梁莘改了这个名字:《蝶语四训》    此书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    梁莘也在用这本书来告诉章惇,王安石的新法虽然听起来不错,但不合适。    这一老一少,在亭子中,一人讲,一人整理。    梁莘没有写古文的高水准,却有讲故事的高水准。    经章惇这位大文豪的整理,此书的境界瞬间再提高几层。    就这样,从下午到傍晚,再到深夜,再到次日寅时。    当梁忠出现在亭子前的时候,章惇放声大笑。    他在看,看梁莘此时如何处理。    梁莘叹了一口气,拿了一件灰布麻衣递给了章惇。    赵佶的龙壁之后,虽然空间有点小,但挤上两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赵佶在朝堂之上宣布,自己刚登基,无论是对汴京还是天下的臣子都不够了解,既然曾布为左相,那么主持磨勘吧。    磨勘,就是大宋的官员考核。    有了章惇相助,面对朝堂上每一位朝臣的上疏,提词板上的内容更加地犀利。    赵佶很轻松地就控制了大朝会的节奏。    同时,对西北用兵的后勤,以及相关各州府的调配,也提了一个档次。    依梁莘看来,这全新的调整,也让西征的成功率提升至少十个百分点。    能独相七年的人,果真不简单。    午时。    章惇回梁府后,梁莘与赵佶一起吃午餐。    王浦在四周检查了一圈之后,在门边露了个脸,然后退离。    梁莘开口:“今天,是不是感觉更好。”    “朕,圣君也。”    梁莘:“我把章惇这老匹夫说服了,他答应不复相,全力助你成为圣君。永不提什么新法、旧法之事。”    赵佶来了兴趣:“快,快说说。这老匹夫,十足可恶。”    梁莘回答:“咱大宋一朝,没有杀文官的先例,但这文官流放几千里,很难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