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致富手册_330.向着苏联进发(2合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0.向着苏联进发(2合1) (第3/3页)

只要认真学习,基本上都能通过考试,顺利毕业。

    然而,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列寜格勒大学理工科毕业难度不是正常人能承受起的,不能用“难”来形容,那是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不少中夏留学生过去之后,期末考试过不了,其中不乏中夏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像是列寜格勒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很少有中夏人能从里面顺利毕业,很多学生只能退学,或者转到其他难度没那么大的专业。

    这足以明,不是学生们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这个数学力学系根本就不是普通人类所能肖想的,只有那些数学才才能毕业。

    这几十年来,在苏联,从事数学或物理研究是极少数没受到意识形态干涉的智力活动,这让许多未来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甚至画家和音乐家,都成为了数学家或物理学家。”

    赵德彬听了之后不禁咋舌:“还好我们学校课业轻松。要是我上的是苏联大学,我可没有到处乱跑的机会了,必须按部就班地每在学校坐牢。”

    苏联解体后,除了直接移居海外,不少工程师科学家丧失了对专业的热情,改行从事起了普通工作;

    仍在研究的人,很多在境内为外国公司工作,不再为毛熊国正府服务;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打包卖给外国公司,或者在国外发表论着、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获得别国正府或者公司的招揽。

    这些人在脱离毛熊政府、去到其他国家生活后,往往会透露一些苏联的秘密。

    顶尖科学家确实重要,但中高层人才更是不可或缺,不然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的就不健全了。

    这几种大规模人才流失产生了深远影响,造成了毛熊国科技的断层。

    此次苏联之行,赵德彬抱着很大的期望——反正人才都是要流失的,还不如流到中夏这边来。

    为了保障尤明北等饶安全,张思明找了老兵安置单位的渠道,精挑细选了二十名打过越战的退伍老兵组成了保安队,一起前往苏联。

    这二十人都是在单位里挂着号的,身家清白,品行端正。

    队长名叫刘胜武,1960年生,1976年入伍,因为身手好,在新兵时便被选为侦察兵。

    当时,中夏还没有建立特种部队体系,侦察兵就是战场上的特工,是常规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79年,刘胜武上了前线,多次进入敌境执行侦察任务,凭借精湛的枪法,刘进荣还获得了“神枪手”的称号。

    其中,刘胜武最光荣的战绩,是在战场上用刺刀拼死四个人。

    这个听上去好像并不足以令人感到震惊,不是电视剧里一人击毙一队人那种战果,然而,赵德彬听好几个老兵过,但凡是在战场上和敌人真刀真枪地面对面打过,只要能活下来的,都是武功盖世。

    一个打十个,只有电影里的叶问能做到。

    刘胜武确实身手撩,赵德彬和他比试过一场,不使出全力的话,两人之间很难分出胜负。

    从前线下来后,刘胜武在边境待了好几年,直至退役,他才戴着奖章返回浅川老家,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这主要是因为刘胜武只有学文化水平,不然,凭借他的战功,怎么着也不至于直接退伍。

    除了刘胜武以外,剩下的十九个人都是在边境待过的,个个都是军中好手,由他们保护尤明北和张绿伟等人,赵德彬也放心。

    ·

    1991年3月2日,正月十六

    广阳机场

    临行上飞机前,赵德彬紧紧握着尤明北的手:

    “老尤,我在这里祝你和大家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任务是其次,放在首位的是安全。

    你们一定要要注意安全,我们大家等着你的好消息。”

    尤明北像是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带着一脸坚毅回答:“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完成任务!”

    尤明北和张绿伟一行十三人从广阳出发,搭乘飞机前往莫斯科,随行的有刘胜武在内的五名安保人员。

    剩下十五位安保人员将乘坐火车分别前往莫斯科、列寜格勒、墨克兰基甫三个城市,等到赵知力和赵德彪到位之后,也可以由他们来保护。

    送走尤明北等人之后,距离赵德彪前往丑国的日子也不远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