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2.赚了五亿回回血 (第1/2页)
第374章362.赚了五亿回回血 当张思明张开双臂之后,赵德彬对他的装腔作势熟视无睹,但张思明已经习惯了赵德彬的正经,带着“你清高,你了不起”的笑容摇了摇头,就好像是搭讪不成反遭白眼一样。 接着,张思明挤眉弄眼地对赵德彬道:“彬子,你知道这次的认购证,咱们赚了多少吗?” “统共搞了十二万多张,估计六个多亿吧。” “吓,你怎么算得这么清楚!你能不能让我有点成就感?” 赵德彬哭笑不得:“我好歹也是建了数学模型算过的,要不我怎么告诉你,在多少钱的时候收购多少张,再卖多少张;总之,我人虽然不在申沪,但我的知识还在。” 听到又是“数学”又是“知识”,张思明翻了个白眼,转头对着王妍狗腿地笑道:“妍,你现在累不累?饿不饿?你要是饿,咱们马上吃饭……” 边上的赵德彬看到这一幕,他陡然间悟了,怪不得他总觉得比尔对凯茜热情非常眼熟,原来这副做派他早就在张思明身上看见过! 晚餐时间 比尔一下班,就来到了饭店,他还鸡贼地带了一个翻译。 于是,张思明和比尔的话题就围绕着赵德彬展开了。 两人之间的交谈非常热烈,一句话没翻译完,下一句又来了,把赵德彬和翻译忙得够呛,连精致的法餐都没吃上几口。 张思明神采飞扬地讲着故事: “我是在四年以前认识彬子的,我记得是1987年的11月……几号来着?11月……4号,应该是。 我家就在申沪,原来是开杂货铺的,我叔每半年会从洪港给家里寄些东西。 当时,我叔给我寄了几百个溜溜球一直没卖出去,我就在市场上到处卖,可惜一直没有人买,正当我犯愁的时候,终于有个人问我价钱了。 我回头一看,就看到一个跟我差不多帅、但穿的有点土的伙冲着我笑,就是彬子了。” 比尔兴致勃勃地捧哏: “o,听上去真是一个奇妙的相遇。 但我知道,彬的家乡离申沪很远,而且中夏暂时没有高速公路,跨州交通很不便利,彬那时才十六岁,他是怎样进行长途旅行的呢?” “我跟你,他是扒着别人运苹果的货车跟来的,在路上颠了整整三,还差点把命丢了……” 这一晚上,张思明好一顿向比尔讲述赵德彬的发家史,得那叫一个花乱坠、地涌金莲:“哎呀,我认识彬子的时候,他还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孩,你看看现在这才几年,他就成了大老板了,身家好几亿丑元,整个中夏现在都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 比尔也一起闭着眼吹嘘:“我认为,不仅是在中夏,就算是在丑国、在全世界,都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他是一位堪比特斯拉的发明家,每一项技术都是领先世界的!” 这两饶吹捧,听得赵德彬头皮发麻。 最后,在临别之际,张思明还和比尔约定周末一起看央视给赵德彬拍的纪录片。 好家伙,张思明为了给比尔看这个纪录片,特意把录像带大老远地从中夏带到了丑国。 张思明的原话是:我不允许还有哪个朋友没看过你的光辉事迹——对了,铁门塞克不是还有个张查理跟你关系很好吗? 赵德彬:当我没问,告辞! 回到酒店,将王妍送回房间,张思明就入住了赵德彬的套房。 赵德彬的套房有两间卧室,王江平回中夏了之后,另一间卧室就空着,张思明住进去正好。 下午的时候,张思明只草率地报了个喜,现在总算有了时间,赵德彬和张思明在客厅里开起了会。 张思明从行李箱里翻出了一叠厚厚的账本,递到了赵德彬手里: “这是买卖认购证的账册,我怕泄密,都是每汇总完情况,我自己记的账,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咱这次赚了多少钱。 目前,咱们公司账户上有七个亿。” 收益分成是早就好的,提供商机和指导的赵德彬分七成,实际cao作的张思明分三成,当然,在其中帮忙的兄弟们也有不菲的奖金。 赵德彬翻开账册,看到每项支出和收入记得都很清晰,又快速地算了算,发现实际结果和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便点头道:“你费心了,这几个月一直都是你在盯着。” 张思明哈哈一笑: “这回我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也要感谢你了,因为知道你的投资眼光十分精准,我爸妈带动了家里的亲戚一起买了不少认购证,他们这回也发财了。 另外,靠着我家的亲戚帮忙,爸妈买了一万多张认购证,我帮他们卖了一部分,还剩下八千来张没卖,我留着摇号买股票。” 赵德彬有点诧异:“八千多张认购证去摇号,这岂不是整个申沪都知道了?” 顿时,赵德彬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副生动的画面: 在热烈的敲锣打鼓当中中,两个扎着大红花的光膀子大汉挑着扁担,抬着如同山般的认购证和张思明,趾高气扬地走进了证券公司抽原始股。 仔细品味一下,张思明像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甚至前面还要先来一波舞龙舞狮开道,换完之后要再来个礼炮二十八响。 张思明摆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