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铁头娃 十一 (第2/3页)
警察扒光了衣服,抄走最后的一个铜板,差点命丧码头。这些经历让石原逐渐摸清了中国底层的脉搏。 石原构想 1928年石原莞尔提出“石原构想”。 1928年10月,经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推荐,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石原莞尔被调任关东军参谋。在此前后,他通过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他有关侵略中国东北的理论和主张,形成所谓“石原构想”,其要点是:发源于中亚的人类文明分为东西两支,各自发展,两个文明现已形成隔着太平洋相互对峙的局面。对峙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一战”只是欧洲诸民族的决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只有下一次世界大战才是人类最后的决战,它将以日美为中心进行。如果准备对美国作战,就要立刻对中国作战。如果要对中国作战,首先必须占领满蒙,这样才能使“日本的繁荣自然得以恢复,失业的有识之士亦可得救”。 政治主张 石原莞尔认为,西洋文明的中心已转到美国,美国是白人文明的代表。而东方文明的代表正是日本,日本人是“黄人代表”。石原声称,日本和美国将分别代表东西方文明,率其各自所能动员的人力物力而作一番大决战。他要求东方各国要体会日本作为黄人代表而准备大决战的苦心,即为“日本国体的大精神终将贯彻于世界全人类,以日本天皇为中心的和平时代必将到来”而作战。他强调其结果将决定“天皇作为世界的天皇呢,还是美国的大总统来统治世界”,所以必须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打这场战争,“纵有全世界的压逼也不需要害怕”。 1929年7月,在一次参谋旅行中,石原莞尔中佐对着关东军的参谋们首次发表了他的“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一边听着的板垣高级参谋十分佩服,一字不漏,全记在笔记本上了,回奉天后找来石原莞尔再次研究。于是石原莞尔中佐,板垣征四郎大佐,花谷正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少佐(陆大37期)就每星期碰一到两次头,专门研究占领和统治满洲的问题。石原还叫人拟了一份计划,1930年12月计划完成,石原捧着计划踌躇满志地说:“好了,还有两年。” 石原的“世界最终战争”理论,参谋本部和陆军与其说反对,不如说有共鸣。但是要付诸实现则反对,理由是怕美国,苏俄或者蒋介石插手。石原最早的考虑并不是“满蒙独立”,而是日本直接军事占领。他在1930年5月的《满蒙问题私见》中还在说“我怀疑支那人是否有建设近代国家的能力,不如在我国的治安维持下让他们自然发展”,从这里可看不出以后鼓吹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甜言蜜语,而是赤裸裸的以军事占领的方法来统治满洲,和当时的朝鲜,台湾一样。但是石原的这个想法很当然地被军部否决了,当时的军部还知道一点什么叫做“冒天下之大不韪”,还记得甲午战争之后的逼日本交出已经到了手的辽东半岛的“三国联合干涉”,知道那行不通。这样石原莞尔才退一步去搞“满洲独立”的。这个《满蒙问题解决策略》就有这样的句子:“含泪退到满蒙独立国家案来”。 石板之交 在关东军内部,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石原的脑力,板垣的武力”。其中石原指的是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板垣指的就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 在武汉,石原的顶头上司是时任中国公使馆武官助理的板垣征四郎。从那时起,一直受人排挤的石原莞尔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知己”,并最终和他一起,成为了策划九一八事变的主力。 真正让石原和板垣走到一起的,是他们两个高度膨胀的军事野心和政治狂热。1929年7月,当时还任中佐的石原莞尔向关东军的参谋们首次发表了他的“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宣扬要用武力占领满蒙。听到这个言论的板垣十分赞同,回奉天后立即找来石原莞尔,两个臭味相投的家伙迅速凑成了一伙。 几个有着相同野心的军官-中佐石原莞尔,大佐板垣征四郎,少佐花谷正和大尉今田新太郎等逐渐形成了一个地下组织,每星期都聚会一到两次,专门研究如何侵略和统治满洲的问题。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计划逐渐成型。 九·一八事变 9月17日上午,今田新太郎、川岛等人被石原叫去,告知要趁前来劝阻的建川刚到,火速发动“事变”,已经决定于9月18日动手,而花谷正则因为酒后泄密和主张中断行动,被石原视为“危险分子”,直到17日下午才得知这个消息。 1931年9月18日深夜,大尉片仓衷接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电话。电话中称:“军机电报第一号,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满蒙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接到电话,片仓惊慌失措地给参谋们都打了电话,通知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到三宅光治参谋长的官邸集合。到了司令部,参谋们面面相觑,大家都是匆忙而来,所以都像片仓一样衣冠不整,有的人甚至只穿了件浴衣,只有作战参谋石原莞尔一个人穿戴整肃,“甚至连勋章都戴得整齐”。 行动派风 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中,石原坚守岗位,在整备参谋的任上果断指挥严厉镇压,得到统制派好评(石原非统制派成员),1937年3月晋升为少将,并被任命为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 石原是26日早上从铃木贞一的电话里听到政变消息的,立即赶到参谋本部上班,被任命为警备参谋。27日的戒严令下达后又出任戒严参谋。石原很明确地给2.26事件下了定义:“紊乱朝宪的反乱”。 石原是所谓的“行动派”,当上作战部长以后甚至改组了参谋本部,将原来总务部管的“动员,编制”业务也移到作战部来了,新成立了一个“战争指导课”,把原来总务部所管的仅限于对具体战案所行使的动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