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铁头娃 十六 (第2/3页)
复手段。” 10天之后,日本关东军在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等侵华分子的策动下,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3天后,土肥原即从东京紧急返回,根据板垣征四郎的建议,出任沈阳市长。立即开始着手“整顿”奉天城的社会治安,建立“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等组织,派出约4000多名巡警上岗巡逻,加强警戒等。奉天城暂时恢复平静后,土肥原辞去奉天市长的职务,新市长由留学日本的华人赵欣伯担任。 对于在东北采取什么形式的殖民统治,日本国内和关东军内均有争论,板垣征四郎主张以此为契机,直接占领东北,作为日本的领地进行统治,一举彻底解决南北“满洲”问题。石原莞尔认为,不宜采取此种极端做法,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心以及国内外形势等,双方意见相持不下。 1931年9月22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专门为此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土肥原贤二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成立一个由日本控制、脱离中国本土的“满蒙五族共和国”,获得一致通过。关于这个国家的首脑,他提出利用废居天津前清宣统帝溥仪,因为当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赶溥仪出宫的时候,溥仪走投无路,是他亲自把溥仪接到天津日本使馆保护起来的,他这一举动深得溥仪好感;同时,土肥原贤二还考虑到,让溥仪来统治清朝的发祥地“满洲”,更有名正言顺之意。 10月25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召见土肥原,正式授与他迎接溥仪的任务。两天之后,土肥原亲自前往天津,与蛰居于静园的溥仪会了面,在会面中,土肥原充满“真挚感情”地说道,“满洲”三千万人民民不聊生,日本人的权益和生命财产也得不到任何保障,这样,日本才不得已而出兵。关东军对“满洲”绝无领土野心,只是诚心诚意地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并且保证这个新国家的主权、领土将受到日本的保护。作为这个国家的元首,溥仪可以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力。最后,他抓住溥仪一心想复辟的心理,力劝溥仪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回到祖先的发祥地,光复帝业。 11月8日,汉jianian李际春等人纠集流氓、兵痞组成的便衣队1000余人在驻津日军的配合支持下,不断向中国军警发动武装挑衅。驻津日军司令部立即下令断绝日租界和外界的交通,并将溥仪驻地“静园”封锁起来。乘天津发生sao乱之机,溥仪于11月10日化装秘密离开天津。赶在营口港封冻以前回到东北。接着,他于1932年1月调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为日军占领北满做准备,诱降了当时最有名的抗日英雄,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使其参加了伪满四巨头会议,虽然马占山不久以后又重现反正,但已经不被抗日军民信任,黑龙江抗日军队各自为政,终于被少数的日军各个击破,被迫退入苏联境内。 1932年2月16、17日,所谓“建国会议”在奉天大和旅馆召开,28日正式公布“建国宣言”。同年3月,溥仪开始在新京“执政”。由土肥原一手策划的伪满洲国政权终于成立了。 4月,晋升为陆军少将,调任驻广岛的第五师团步兵第九旅团旅团长。 策划华北自治 土肥原贤二1933年2月,关东军侵占热河,并进一步向华北和内蒙渗透。与日本的侵略政策一致,土肥原于1933年再次充任沈阳特务机关长,开始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当时,华北山海关、唐山、通州等地的特务机关,全部划归土肥原领导。当时,在华北掌握兵权的,主要有北平的宋哲元、山西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榘和保定的商震。控制这四人,使之相互合作,形成一个与蒋氏政权抗衡的“自治政权”是土肥原的目标所在。 虽然在此之前,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多田骏已进行过这种尝试,约请这四人共商“华北自治”的问题。但这四人表面上虽说对建立一个中立政权表示赞同,表白自己并不排日,可以与日本竭力扶植的“满洲国”合作,至于新政权,只要其他三人赞成的话,自己一定充分合作。但他们心里自然清楚,日本的企图是要通过分步肢解来达到最终霸占中国的目的,所谓的“华北自治”只不过是“满洲国”在华北地区的翻版。 老jianian巨猾的土肥原不得不想方设法打破这四人的观望态度,让他们拿出实际行动。他首先着手邀请宋哲元和商震在北平聚会,刺探宋、商双方能否协手建设新政权事宜。经过会谈,双方态度均十分暧昧,拒绝做出任何明确的承诺。紧接着,土肥原又约请宋哲元和韩复榘直接会面,结果同样是不了了之。 同时,尽管当时的蒋介石政府正忙于“剿共”,但他也深知华北五省的重要地位。蒋介石一方面亲自飞抵太原说服阎锡山,以经济扶持为诱饵将其稳住;另一方面派参谋次长熊斌北上对宋哲元和韩复榘进行威逼利诱,劝其不要为了局部自治而反对中央政府;同时南京政府的各军政要人也纷纷致电极力劝阻华北“四巨头”与关东军合作。在此期间,蒋介石还以军事演习为由,集中几个师的兵力在陇海线上对华北形成威慑之势,蒋介石以恩威并施的手段镇住了华北四雄。 眼看联合四雄自治华北不成,土肥原又于1935年6月在察哈尔省策划了“张北事件”--土肥原贤二以此事件为借口,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先是向中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赔礼道歉,后又要求国民政府派代表前往北平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土肥原故意夸大事实、百般刁难,不仅将责任都归在中国军队头上,而且最终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了《秦土协定》,规定成立察东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从该地区撤出,惩办中国有关人员,尊重日本在察哈尔省的“正当行为”。 虽然土肥原想借此对宋哲元施压,但离完成“华北自治“第一步的任务还相差甚远,冀东蓟密行政公署的督察专员殷汝耕于是被他相中,作为下一步计划的棋子。殷汝耕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妻子是日本人,他是一个典型的亲日派。回国后,他曾经力劝何应钦放弃与日本对抗,主张全面与日本合作。于是,1935年11月24日,殷汝耕在通州发布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宣言,拉起了反蒋反共联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