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2章 时代的局限,带领导参观食堂 (第1/2页)
随着大家一同参观了,各种新式工业机器。 有几位有cao作基础的领导,还亲自上手试着cao作了几下。 “领导,这种新式机器确实比我们从国外进口的机器好用。” “当然了王书记,那些外国货都是别人淘汰几代的机器,咱们这些可是正儿八经的新机器。” “我当初设计这些机器的时候,可是对标德国佬的标准设计的。” “虽然咱们现在基础差了不少,跟德国佬还有差距,但是我想,今后迟早会赶上他们。” “再一个,那些外国佬太不是东西了,给咱们的东西又破又烂。” “机器坏了,咱们还得出钱请他们的工程师来修。” “一年上百多万的维修费就丢里面了,还看不见个水花。” “我算是受够这种气了,我宁愿自己造。” “对于他们我就是一个字,那就是滚。” 说起这个张宇就想到,前两年受得那些气。 当时,张宇虽然可以维修厂里的机器,但是那么多机器,张宇一个人得修到啥时候。 虽然后期有孙工他们帮忙,但是人数总归是有限的。 就是一人长出八只手那也修不过来。 不得不看那些外国佬的脸色,想到那些用鼻孔看人的家伙,张宇心里的火就会高涨。 老人理解张宇的苦衷,张宇遇到的,也是全国工厂都遇到的问题。 所以,听人说张宇设计出了,自产的工业机器,这可把老人激动了好几天。 为了确保消息的准确性,老人还是决定眼见为证。 在上报给上面那位。 在参观完所有机器后,老人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好好!” 老人连连说了三声好。 “张宇同志,你们这个机器可以外销吗?” “我想让咱们全国的工厂,都用上自己的机器。” 这才是老人这次来的重点之一。 “当然没问题了领导,只要他们下单,我们随时可以开整。” “保准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兄弟单位换上新机器。” 老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王书记也开口问了一句。 “不过,你们除了这些工业机器,还可以设计别的机器吗?” “就好比食品工厂用的那种机器。” “或者纺织专用的机器?” 这个问题张宇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细细想了一下。 “王书记,您说的这个,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觉得新机器这件事先不要着急。” “咱们现在的问题是供应不足的问题。” “新机器产出来了,供应不足的解决不了,新机器放在那也是摆设,您说对吧?” 这个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 为什么很多物品,价格那么高,就是因为该物品稀缺性。 一天的产出就那些,就是买了新机器,产出还是没变,那干嘛要用新机器呢。 因为上层的局限,导致下面好多东西都是销量。 这就是自由市场不足导致的。 经济的局限没有打破,还是以国营的模式进行。 把人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各种物品流动性差,销量自然就上不去。 70年代国民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还没有发展个体经济,所以70年代不能做个体户。 这时候每个人都在国营单位或者集体单位上班,单位每个月给发工资。 这年头对于个体经济就是一个字,那就是抓。 在张宇的印象里,最早允许个体经济,应该是两年后,也就是八零年开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