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0章 再次登上日报,火车卖货计划 (第1/4页)
【热烈祝贺机务段工人李爱国同志,从传统食物炸馓子中得到了启发,发明方便面!——我们要认真学习李爱国同志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的精神】 三月十八号的人人日报上刊登出李爱国的专访文章。 文章中详细叙述了李爱国发明方便面的详细经过。 并且号召人民大众要像李爱国一样,在劳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文章位于头版的右下角,足有五百多字,一经刊登立刻引来了强烈关注。 也有记性好的群众想起了前几天的那个同样登上日报的红色旋风。 同样是机务段工人,同样叫做李爱国这是一个人啊。 李爱国跑得快,又会做方便面,还会开大火车,被誉为小姑娘们的完美丈夫人选。 一时间,有不少小姑娘找来李爱国的地址,准备写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 但是,她们却在文章中看到了一个女同志的名字——陈雪茹。 文章称陈雪茹是李爱国的贤内助。 小夫妻携起手来共同搞研发,是革命婚姻的典范,这让那些未婚小姑娘顿时xiele气。 她们都觉得陈雪茹的命太好了。 炸馓子谁不会啊?凭什么陈雪茹能独占火车司机? 陈方轩也看到了报纸。 看到女儿的名字出现在日报上,这个老裁缝老泪纵横。 “光荣啊,咱们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他当时便派大嫂把陈雪茹请了回去。 陈雪茹正在街道办工作,见大嫂火急火燎的回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 她急匆匆的跟着大嫂回到裁缝铺,看到陈方轩抱着一张报纸蹲在地上,小脸上写满问号。 大嫂将报纸挥得哗哗作响:“雪茹,你上报纸了哇,你可是咱们老陈家,第一个登上人人日报的人。” “都是爱国的功劳,我就是个打杂的。”陈雪茹觉得大嫂太张扬了,羞红脸说道。 “咳咳,雪茹你有了功劳,千万不要骄傲。”陈方轩扭过头擦了擦泪水,轻轻咳嗽两声。 自从陈雪茹回到家之后,他一直板着脸,要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不关注这事儿呢! 但是大嫂却知道,陈方轩一大早便买了两百多份报纸,准备送给亲戚朋友。 这年月报纸的价格可不便宜,要1毛2分钱一份呢。 几人闲谈几句,裁缝铺里来了客人,陈方轩到柜台上招待客人。 大嫂则把陈雪茹拉到了房间里,握着她的手说道:“雪茹,现在爱国连续上了两次报纸,我们车间里很多小姑娘都把他的照片剪下来藏在内衣兜里,你可得警惕一点啊。” 听到这个情况,陈雪茹秀丽的小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心之色。 “警惕.我能咋警惕啊,总不能拿根绳儿把他拴在裤腰带上。” “你啊,真是傻子。”大嫂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赶紧跟爱国生个孩子,不就拴着了吗?结婚前啊,女人靠美貌,结婚后,女人就靠儿子了。” 她说着话,拍拍鼓鼓的肚子,有些骄傲的说道:“自从我怀上了之后,你哥哥对我是百依百顺。” 别看陈雪茹在大前门街道办是个雷厉风行的街道办干事儿,对于这种夫妻关系的事儿,却是个门外汉。 听了大嫂的话之后,她觉得深以为然。 只是 “我也想怀了,甚至算好了时间,但是这个月的月红还是准时来了。”陈雪茹咬着浅红嘴唇,有些郁闷的说道。 “你不是提到有位领导夫人送了你药方子吗,你给爱国用了吗?” “没有.那时候快过年了,街道办太忙了。”陈雪茹想起冯楠送她的药方子,顿时来了精神。 “走,咱们两个去抓药,你督促爱国喝下去,说不定就能怀上了。” 长嫂如母,大嫂平日里有点不靠谱,对陈雪茹这个小妹还是很关心。 她大着肚子带着陈雪茹到隔壁中药铺抓了两副中药。 日本的一座院子的后花园中。 安腾正蹲坐在大铁锅前,看着油锅里的面条发呆。 他已经按照古籍上记载的‘伊面’,进行了上百次实验。 只要方便面研制成功,那么他就能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然后借口是从炸天妇罗得到了灵感,就能为发扬本国文化做一份贡献。 没办法,像安腾这种人就是吃干抹净的性子。 美好的未来,在冲他招手。油锅里翻滚的热油,就像是guntang的黄金。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安腾夫人拿着一个油包进到了屋里。 她神情慌张,进到屋里连门都没忘记关了,引得了安腾的不满。 “静子,你忘记怎么做女人了吗?” “安藤君,你看,这跟你要研究的面条是不是很像?” “什么!” 安腾迫不及待抢过油包,拆开来,里面是一块方便面的面饼。 “这,这是哪里来的?” 静子道:“街头商店里买来的,据说由港城一家公司生产,研发人是从炸馓子里得到的启发。” 两行热泪滚下,面饼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八嘎!谁抢了俺的方便面啊!”安腾一屁股蹲在地上:“炸馓子?说好的炸天妇罗呢?” 今天李爱国再次缺席行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